论语解读 乡党篇 齐 必有明衣 布 齐必变食 居必迁坐 我们在163期讲过:子之所慎:齐zhāi,战,疾。孔子所小心谨慎对待的事情有三件:斋戒、战争和疾病。这里的齐,和前面一样,还是读作zhāi,是斋戒的意思。那么孔子对斋戒有什么讲究呢?这里有一段描写: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斋戒的时候,一定要沐浴更衣。要穿干净的衣服,这叫做明衣。而且这个明衣呢,一定要是麻布做的。饮食呢,也要讲究了。不能像平时那样大鱼大肉,大荤大腥了,更不能喝的酩酊大醉。要忌口了。这叫做齐必变食。晚上睡觉呢,也有讲究。要居外寝。什么是居外寝呢?居外寝就是要自己一个人睡,不能和妻妾同房。这叫做居必迁坐。据《礼记》记载,古时候,一个做臣子的去朝见国君,前一天就要斋戒。要沐浴更衣,要清饮食,戒男女之事。我们在前面40期的时候,讲过郑鲁易田的故事。郑鲁易田是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一个标志性事件。那块所谓的田,就叫做汤沐邑。汤沐邑就是用来沐浴斋戒的地方,是周天子赐给各个诸侯的。诸侯进京朝见周天子是一定要先沐浴斋戒的。我们今天世俗之人已经不怎么讲斋戒了。斋戒已经退出了世俗生活。但是对于各大宗教的信徒们,斋戒依然是他们的必修课。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都有斋戒的教规,也都有各自专属的斋戒日。斋戒的内容呢,无非两点:饮食和男女。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宗教在对待人欲的问题上,都是非常严苛的!
00:00 / 03: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3: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6: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
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论语遍地开花 #国学文化传播者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 读论语,增智慧,养浩然正气,读国学文化,传播国学文化。 《论语》述而篇7.2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今译】孔子说:“把所见所闻默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厌弃,教导学生而不觉得倦怠。这些事情对我来说,实在是不足称赞的。” 【主旨】孔子自述努力做好的三件事。 【引述】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工作。他最喜欢做的三件事,便是多看,多听,多想,以此来充实自己。广博的学习,而不会厌倦。弟子,追随他学习,他谆谆教诲,却不觉得倦怠。这样的精神,博得大家的敬仰。然而孔子自己,则认为没有什么值得大家称赞的,可见谦虚的美德,也在孔子的身上散发出无比的光芒。 看到事物,不应该立即作出判断,以免失误。这时候先默而识之,然后逐渐尝试,了解,体悟,才做出判断。比较安全。学而不厌,必须知所取舍。应该学的才学,不应该学的不要学。毁人不倦,也要看对方有没有学习的意愿,不宜好为人师,徒然造成反感。 【生活智慧】(一)随时把所见所闻,默默的记在心里,目的是有时间多方思虑,深一层明白其中的道理。不能够立即反应,以免浅陋而贻笑大方,增加自己的学习障碍。 (二)学过的东西,便认为自己已经懂了,不愿意再学。这样的学习态度,并不能真正学得精通。有机会一学再学,也不厌弃,才能够学得深入,比别人更有心得。 (三)不要好为人师,以免令人厌恶。但是有实力教导他人,而他人也有意学习时,应该诲人不倦,才是善尽社会责任的表现。 【建议】学习孔子这三件事,有机会便要提醒自己,切实把它做好。
00:00 / 02: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0
00:00 / 04: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