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
00:00 / 3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5
00:00 / 03: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4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
00:00 / 03: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2: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15
00:00 / 07: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98
00:00 / 05: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59
1950年的台北马场町刑场,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因"通共"罪名被处决。这位潜伏在台湾的"密使一号"牺牲时,不会知道他的家人将为此承受三十余年的离散之苦。而他的妻子王碧奎,用余生诠释了什么叫不离不弃的守望。 革命背后的坚强后盾 在吴石从事地下工作期间,王碧奎默默承担起家庭重担。1949年吴石奉命赴台继续潜伏,特意带上年幼的次女吴学成和幼子吴健成,以此打消当局疑虑。这个决定让一家人天各一方——长子吴韶成与长女吴兰成留在大陆,而王碧奎带着两个幼子随行赴台。 苦难岁月的坚守 吴石牺牲后,王碧奎因帮助他人办理出境证受牵连入狱。在狱中,她与丈夫有过一次短暂相遇。吴石悄悄对她说:"我今天加餐了,别担心。"这句善意的谎言,成为夫妻最后的对话。 出狱后,王碧奎面对的是一片狼藉:十六岁的吴学成和七岁的吴健成已被赶出家门,靠吴石旧部接济度日。她坚强地挑起抚养重任,在台湾艰难求生。 三十一年的等待 在大陆的吴韶成始终没有放弃为父亲正名。1973年,经周恩来、叶剑英上报毛泽东,吴石被迫认为革命烈士。这个消息让离散的家人看到了团聚的希望。 1981年,在各方努力下,一家五口终于在洛杉矶机场重逢。31年的离别,让这次相聚格外珍贵。白发苍苍的王碧奎看着分散在大陆、台湾、美国三地的四个孩子,泪水止不住地流淌。已是河南省冶金厅总经济师的吴韶成,在母亲面前长跪不起。 最后的理解与和解 团聚当晚,王碧奎做了一桌福建菜,都是吴石生前最爱吃的。席间,孩子们难免对父亲的抉择产生讨论。王碧奎却坚定地说:"你们父亲没做错。"这句话,为多年的苦难画上了句号。 1993年王碧奎在洛杉矶去世后,子女们将父母骨灰合葬于北京香山福田公墓。墓碑上刻着:"吴石将军、王碧奎夫人之墓",碑文记载着吴石"致力于全国解放及统一大业,功垂千秋"的事迹。 忠魂终得安宁 吴石在赴台前,曾巧妙保留下298箱绝密军事档案,为新中国立下大功。而在台北马场町牺牲时,他留下的二十美元,成为给长子最后的父爱。
00:00 / 0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6
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7
00:00 / 19: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