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31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2: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0: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2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05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3
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19
晖吉1月前
《四留铭》  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四留铭》  为人处世,万事留有余地,话不可说满、事不可做绝、财不可占尽,才能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有一个佛门弟子,做事非常的认真,日夜参禅,可就是收效甚微。 一天,他去请教师傅,师傅听后,给他一个葫芦、一把盐,说:“你把葫芦装满水,再把盐放进去,让它很快的融化。”  弟子立即照办。可过了一会儿,他又来找师傅,说:“师傅,水太满了,摇不动啊。想用筷子进去搅,可葫芦口又太小了,进不去。 所以,这盐都沉到下面去了,化不了啊!”师傅听后笑着说:“那不好办嘛,你先把葫芦里的水倒掉一些,然后再用力摇一摇,看看如何?” 徒弟又立即按照师傅说的去做了。果然见效,甚至可以说是立竿见影,葫芦里的盐很快就融化了,清水变咸水了。这一下,徒弟终于悟出了其中的“真谛”。  为人做事,仅有认真是不够的,留有一定的“余地”也是必不可少的。葫芦口小,不能用东西进去搅,如果你把水装满,把活动的“空间”堵死了,没有了“余地”, 只会阻碍事物的发展和进程。  留余,既是技巧问题,也是原则问题!留下了“余地”,也就是留下了“活”路。  曾国藩说:“留一分余地,可回转自如。不留余地,则易失之于刚,错而无救。 凡事不必做尽,留三分余地于人,留些余德于己。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