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7: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0
00:00 / 08: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13
#上热门澳洲总理发声:不按人民币结算,那就全部暂停! 2025年10月,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因铁矿石贸易结算货币问题公开表态,其强硬言辞背后,折射出中澳资源博弈的激烈与全球货币格局的深刻变化。 事件起因于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必和必拓的“美元霸权”行径。在全球铁矿石价格下跌近20%的背景下,必和必拓不仅逆势提价15%,更拒绝中国客户以人民币结算的要求,试图通过美元结算维持对华贸易的垄断地位。对此,中国果断反制,暂停采购该公司美元结算的铁矿石,并推动国内企业从巴西、非洲等多元化渠道进口,同时扩大国内开采与废钢回炉,彻底打破澳大利亚的“卖方市场”幻想。 澳大利亚的强硬姿态迅速瓦解。数据显示,澳大利亚87%的铁矿石出口依赖中国,若失去中国市场,其财政收入将面临上千亿澳元的缺口,甚至可能引发选票危机。面对中方的坚定立场,阿尔巴尼斯政府不得不调整策略,必和必拓在坚持一周后即妥协,同意自2025年第四季度起对华铁矿石贸易采用人民币结算。这一转变,标志着中国在资源贸易中从“价格接受者”向“规则制定者”的跨越。 更深层次看,人民币结算的推进是对美元霸权的直接挑战。长期以来,中国企业在铁矿石美元结算中承担巨额汇率损失,而人民币结算的成熟将大幅降低风险。澳大利亚的妥协,也暴露了美国“盟友体系”在经济利益面前的脆弱性——当澳大利亚试图迎合美国对华遏制政策时,却发现自身根本无法承受失去中国市场的代价。 这场博弈提醒世界:全球化资源市场中,合作与公平才是未来方向,任何试图通过货币霸权维持优势的国家,终将付出代价。
00:00 / 02: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9
00:00 / 03: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77
伦敦金属交易所正式把人民币挡在门外的后果 2025 年 11 月 10 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正式暂停所有非美元计价的金属期权交易,这一举措直接将人民币等货币挡在该交易所的金属期权交易之外。表面上 LME 宣称此举是因非美元合约维持成本高于收益,但市场数据显示人民币计价金属期权交易近年呈爆发式增长,其本质是美元体系对人民币国际化的防御性反击。这一决策不仅在短期内引发全球金属市场震荡,中长期更将重塑全球金属定价体系与国际货币格局。 LME 作为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属交易平台,其定价长期影响全球金属贸易基准价。此次人民币被排除在外后,在铜、铝等核心金属品种的定价领域,人民币的话语权暂时被削弱,美元主导的定价格局得到短期强化。欧洲、日本等地的金属贸易商也因对冲工具锐减,被迫向美元期货或场外市场靠拢,进一步挤压了人民币在国际金属交易中的使用空间。 中东、非洲等原本就大量使用人民币结算金属订单的地区,此次 LME 禁令反而坚定了其去美元化的决心。中东最大铜线生产厂 Alfanar 直接通知中国供应商,2025 年第四季度长订单以人民币结算并锁定上海期货交易所价格;非洲 32% 的金属长期协议订单也继续坚守人民币结算。中东国家更是形成了 “卖油收人民币 — 买金属用人民币” 的闭环,无需经过美元兑换,进一步提升了人民币在区域贸易中的流通效率。智利等矿产大国还顺势提升了人民币在央行资产储备中的占比,增强了人民币的储备货币属性。 人民币交易平台迎来发展契机,LME 的排他性政策为人民币计价交易平台打开了成长空间。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人民币计价铜期货日均成交量已突破 48.2 万手,持仓量稳居全球第一,公告发布后香港交易所人民币计价铜期货成交量更突破 5 万手,创下历史新高。香港金管局还连夜上调人民币流动性池规模至 1100 亿港币,为金属交易提供充足流动性支持。此外,迪拜商品交易所宣布 2026 年将推出人民币计价的铜期货,交割库选址苏伊士运河附近,直接对接中东与中国市场,进一步完善了人民币金属交易的全球布局。#人民币 #国际局势 #中美博弈
00:00 / 06: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00:00 / 02: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27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