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建筑#百年广玉兰#皖南事变#第六号战犯 顾祝同故居位于姑苏区新桥巷26号,故居建造时间暂无确切的公开资料记载,关于建造原因,也没有明确的相关记载。该故居为中西式民国建筑,建筑南向,占地210平方米。两层带阁楼,坡顶四落水,青砖外墙,具有典型的民国时期建筑特色,同时融入了西方建筑元素,如室内铺设进口地砖,烟囱设计也带有西式风格。 宅南门厅、大厅、庭院已废,现为民居所用,虽未作重点保护,但整体保存还算完整。院内尚存百年古树广玉兰一棵,见证了故居的历史变迁。 顾祝同(1893年1月9日-1987年1月17日),字墨三,江苏安东(今涟水县)人,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 。 顾祝同父亲早逝,幼年勤奋好学。1910年考入南京陆军小学第五期,1912年参加国民党。后进入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军官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学习,1919年毕业后历任连长、司令部副官、副营长等职。 1921年底到桂林投奔孙中山,经蒋介石推荐任粤军第二军教导队区队长等职。1924年调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任战术教官兼管理部主任。1925年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后,晋升第一军第三师少将副师长。1926年参加北伐,先后晋升师长、军长。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任第十六路军总指挥。1932年任江苏省政府主席,1933年任湘鄂赣粤闽五省“剿匪”军北路总司令,参加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抗战时期,历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司令长官。1946年调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陆军总司令。解放战争中,其指挥的淮海战役以国民党完败告终。1949年底去台湾后,任“国防部长”“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54年7月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将”。 顾祝同是蒋介石的嫡系亲信,1941年奉命制造了“皖南事变”,不顾国共联合抗日大局,给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带来严重破坏,1948年被新华社罗列为第6号战犯。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
00:00 / 03: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3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3: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
00:00 / 11: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12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6
00:00 / 07: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12
00:00 / 04: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5
1950年顾祝同刚上飞机,就看见胡宗南手拿文件大喊:不能起飞!顾祝同接过电报一看,脸色顿时煞白,吓出一身冷汗,迅速做出一个最新决定,救了蒋介石儿子。 权威参考文献:《第6号战犯“军中圣人”顾祝同》 1950年3月,顾祝同从蒙自来到西昌给胡宗南鼓气,希望结合胡宗南剩余的部队建立滇西根据地,作为国民党将来反攻大陆的桥头堡。 结果会议还没开完,就传来了解放军已进西昌的消息,吓得顾祝同赶忙结束了会议,拉着蒋经国赶紧坐飞机前往蒙自机场逃命。 可出人意料的是,他们刚上飞机,远处就传来了胡宗南的大喊大叫:“不能起飞!不能起飞!”原来,胡宗南接到电报,蒙自机场的官兵已经起义,如果飞往蒙自,顾祝同和蒋经国就要自投罗网了。 搞清楚原委后,顾祝同顿时脸色煞白,吓出一身冷汗,当即决定回往海口。后来回过神来,胡宗南一个部下感叹:还好还好,若是再晚10分钟接到电报,顾祝同和蒋经国都要完蛋了。 其实顾祝同不知道的是,此次他已经连续两次躲过了生死危机——原来,在他来西昌见胡宗南之前,解放军早就已经得知了他在蒙自的消息,所以才发起了对蒙自地区的进攻。 不过顾祝同先是前往西昌躲过解放军的围堵,之后又接到胡宗南的电报,才避免了“自投罗网”。不得不说,顾祝同的运气是真好。 顾祝同能成为蒋介石心腹,并不是偶然,在国民党内部他被打上“能力极强,尤其擅长军事”的标签。 旧军阀时期,顾祝同就已脱颖而出,在东征陈炯明战斗中,他于淡水和棉湖等攻城作战中开创校军以少胜多的先例,打出了黄埔学生军的威风。 之后第二次东征,他又率领警卫军独立第一师担任惠州战役的正面攻坚任务,当时他身先士卒,率领敢死队拿下惠州城。 北伐途中,顾祝同依旧威风不减,先是出其不意捣毁周萌人军司令部,开创革命军战史上实施敌后迂回作战获胜的先例。之后又击败张宗昌、重创孙传芳,屡战屡胜,自此成为蒋介石的心腹爱将。 即使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顾祝同与红军作战,也展现出较强的指战水平,是红军当时最大敌人之一。 按理来说,像这么厉害的人物,在接下来的解放战争中,他应该也会成为我军的劲敌,不过结果却有些出人意料,顾祝同在后来竟然沦为了一个笑话。(下文接视频内容)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