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00:00 / 01: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5
“情绪越好,成绩就越好” 这话听起来有点“玄”,但其实很实在。不是说光开心就能考高分,而是:孩子在学数学时心情轻松、有自信、不害怕犯错,他真的会学得更快、考得更好。 我们常以为,成绩好是因为“努力”,努力是因为“有毅力”。但很多真实例子告诉我们,事情恰恰反过来:是情绪先变好了,人才愿意努力。 比如,有个男生数学一直中等,后来我让他专门练了几种题型,他一次考了131分。这下他突然觉得:“嘿,我原来能行!”从此像开了窍,主动找题做,根本不用人催。 另一个女生分数从95提到116(满分120),高兴坏了,甚至开始想:“我是不是也能考清华北大?”还自己动手整理错题本、总结方法——这些都不是家长逼的,是她自己“想学”。 反过来,情绪一崩,脑子就“宕机”。原因很简单:孩子一旦被批评、被打击,或者一看到难题就慌,大脑就“红温”了——心跳加快、手心出汗、脑子一片空白。这时候,别说解题,连题目都读不进去。老师讲再多,也等于白讲。这不是懒,是情绪劫持了大脑。 ❓所以关键问题来了:怎么让情绪好起来? 对家长和老师来说,最要紧的一条是:别急着批评。孩子做错题,第一反应如果是“你怎么又错了”,那后面的教学基本白搭。 换成一句“这个思路挺有意思,咱们一起看看卡在哪了”,效果可能完全不同。我管这叫“彩虹屁鼓励法”,不是瞎夸,而是要夸到点子上,帮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哪怕小,也值得肯定。 对孩子自己呢?有几个特别实用的小办法: 👉别一口气读完整道题。看到长题干就紧张?那就分段看,先弄懂第一句在说什么,再往下走。 👉告诉自己:“不会做很正常”。数学不是用来证明“我聪明不聪明”的,是拿来练手的。做错了,说明找到了一个需要补的地方,反而该高兴。 👉允许自己犯错。比如考前想:“这次考试,我允许自己错3道题!”,压力一下子就小了。再配合深呼吸——吸气4秒,屏住2秒,呼气6秒,情绪就能稳住不少。 说到底,数学不是拼天赋,也不是拼熬夜。它拼的是:你愿不愿意再试一次。而这个“愿意”,往往就藏在你上一次做对题时,嘴角那一丝小小的得意里。 情绪好了,路就宽了;情绪稳了,脑子才肯干活。#家长必读 #涨知识 #教育 #学习 #中考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
00:00 / 02: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00:00 / 15: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