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20
00:00 / 00: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1
00:00 / 00: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63
00:00 / 00: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74
00:00 / 00: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96
00:00 / 03: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
00:00 / 00: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68
00:00 / 00: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5
石柳1年前
《山村土郎中》(记录故乡瓦子坪三十六:人物篇15) 税务干部出身的“山村土郎中" 作为地道的瓦子坪人,对"三十六湾"这个地名,应该不会陌生,它上起赵公山,下至刘家湾,全程约5华里。紧邻下端的就是一个叫“竹山坝”的小山村,在这儿曾经七零八落地散居着二十几户人家,以郑姓、李姓、钟姓诸多。 旧时光里,就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人们经常能看到一位老者,肩挎破旧的旅行包与背篓,手拿旧雨伞与小锄头,行走在乡间小道上。虽然他个头不高,其貌不扬,但村里人对他无不敬重。他就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闻名于乡的"土郎中"郑锡昭老先生,其实他还是一名老税务干部,退休后凭借祖传的民间医术,为当地乡民治病疗伤,留下了一段佳话。 这位乡亲们称呼的"土郎中"郑老先生”,他出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一九四九年参加工作.曾就职于醴陵县财税局,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干部。因当年多数时间都在当时的"桃花公社"蹲点.因此"桃花"便成了他的第二故乡。他为人和善诚恳,凭借着治疗蛇伤的“绝活”,曾经帮助了很多桃花人,只要提起他的名字,原桃花公社很多老人无人不晓, 他的人生堪称传奇,年少时因家境贫寒,未曾上过一天学堂,一字不识的他,竟然走上了"公务员"岗位,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为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他利用闲暇时间学习认字、写字.经过长期的练习,最后能看报纸、读文件、写书信、记账目、作笔记,努力成为了"文化人”。 一九七九年他退休返乡,当时的山区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医疗资源匮乏,缺医少药是普遍现象,加之山区毒蛇较多,经常出没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对于常年在野外以种地为生的农民们来说是个较大的威胁,被蛇咬伤的案例时有发生,在当时那个特定的时期和特定的环境下,乡亲们对草药偏方的依赖就尤为倚重。赋闲在家的他觉得应该用自己的“专长”为乡亲们做点事实.于是决定"重出江湖"。 从此,他二十年如一日,几乎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他喜欢的职业中。被治愈的人无计其数,而且治疗中他从不收取费用,纯粹的义务出诊。当时大多数患者家庭基本都是以一包点心;或者两筒挂面;或是拿几个鸡蛋作为答谢或酬劳;也有少数家庭感恩于他妙手回春,在每年的"三节"和他的生日之际登门看望他。 除了治疗尤为拿手蛇伤外,他还可兼治疱、疖,疮、痍等各种肿胀溃烂。#故乡瓦子坪土郎中#好人好事#税务好干部
00:00 / 01: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1
00:00 / 00: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5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