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5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72
00:00 / 02: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2: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4
00:00 / 04: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1
00:00 / 04: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
沉船上的古希腊“天文计算机”:2000年前的齿轮如何预知日月食? 1900年,一群希腊海绵潜水员在安提基特拉岛附近的海底,意外发现了一艘沉睡近2000年的古罗马沉船。当他们将沉船中的文物打捞上岸时,没人在意一块生锈的青铜碎片——它混杂在雕塑、陶器中,看起来只是块没用的废金属。直到三年后,博物馆修复师清理碎片时,才惊觉其边缘露出的细密齿痕——这竟是一套由青铜齿轮构成的复杂机械。 这块被命名为“安提基特拉机械”的文物,很快让考古学家陷入困惑。通过X光断层扫描和微焦CT技术,研究人员最终拆解出它的核心秘密:整套装置由69个精密齿轮组成,其中一枚223齿的齿轮是预测日月食的关键。这枚齿轮精准对应着迦勒底人发现的“沙罗周期”——每18年11日8小时,日月食会在相同区域重复出现,223个朔望月的周期与这个天文规律完美契合。 当古人转动机械侧面的曲柄输入日期,223齿齿轮便会带动后方螺旋形转盘运转,结合19年235个朔望月的默冬章周期,将日月运行轨迹转化为可观测的刻度。机械前板的黄道带刻度与指针,能同步显示太阳、月球的位置,而后盖刻有的“使用手册”铭文,还标注了不同区域日月食的发生概率。更令人惊叹的是,它的齿轮传动系统竟包含了差速齿轮设计,能修正月球轨道的角速度变化,精度堪比19世纪的机械钟表。 要知道,这台机械诞生于公元前150至前100年的希腊化时代,比拜占庭同类技术早了1400年。它不仅能预测日月食,还能追踪五大行星位置、标注奥林匹克运动会周期,甚至补偿回归年与历法年的误差。考古学家推测,它可能是古希腊天文学家的观测工具,却因船只失事永远沉入了海底。 如今,安提基特拉机械的82块残片静静陈列在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那些锈迹斑斑的齿轮,仿佛仍在无声诉说着:2000年前的古人,早已用数学与机械的智慧,破解了天空的奥秘。而那枚223齿的齿轮,正是他们写给后世的“天文密码”,证明了古代欧洲科学曾达到过令人难以想象的高度。 #科技 #上热搜 #探索 #抖进科学
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2: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4: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0
00:00 / 05: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3: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2: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