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沙雅“撸”到国宝熊猫?国家级非遗胎羔皮帽,把胡杨美景与软萌都戴在头上 这是我与新疆的第二次相逢,而沙雅的旅程,恰似被阳光裹了层蜜糖,每一段记忆都甜得沁人心脾。刚踏入这片土地,路边大地馕飘出的麦香扑面而来,让人不自觉地就停下脚步;转身走进胡杨林,又撞上头羊领着羊群踏过湖边,细碎的蹄声惊起水纹,金黄的树叶与雪白的羊群倒映在清澈的湖面,那一刻的静谧与辽阔,美得让人连呼吸都小心冀冀。 最大的惊喜,藏在沙雅县卡拉库尔胎羔皮帽的展厅里。满墙的皮帽泛着柔和的光泽,国家级非遗项目维吾尔族卡拉库尔胎羔皮帽制作技艺传承人艾买尔江正坐在床边,指尖捏着针线细细缝制,银白的线在深色皮料上穿梭,每一个动作都透着岁月沉淀的专注。多亏当地的美女为我们翻译,才得以和他攀谈起来,临别时互加了好友,我才记下这个名字——没想到,不一会儿竟收到他发来的汉字消息:“你把我的作品发到网上也发给我吧,你一定会编辑好的~” 艾买尔江或许说不出流利的普通话,指尖却能敲出最质朴的期待,那份想看见自己手艺被记录的迫切,像冬日里的暖炉,瞬间戳中人心,就像我头上戴的那顶熊猫款皮帽,胎羔皮的触感软乎乎的,暖意从发间漫到心底。此刻,我要把这份新疆非遗的匠心讲给所有人听,卡拉库尔胎羔皮帽的制作完成,要经过五步细致打磨: 第一步、.取原材料:精选沙雅本地羊的胎羔皮,那细腻柔软的触感,是帽子能带来温暖的灵魂; 第二步、裁剪形状:照着设计好的版型精准下刀,尤其是像熊猫款这样的萌系样式,每一处弧度都要抠到极致; 第三步、 搭建模具:将裁好的皮料轻轻覆在对应的模具上,让原本柔软的皮料瞬间“立”起来,挺括又有型; 第四步、手工缝制:艾买尔江这样的手艺人,一针一线都透着讲究,每针对齐、每处拼接,都平整得看不出痕迹; 第五步、定好帽型:最后细细调整、固定版型,既贴合头型又显精神,戴在头上,满是非遗独有的厚重与精致。 这就是沙雅,她是新疆的一角——有烤馕的烟火气,有胡杨与湖泊的自然之美,更有手艺人守着匠心的温暖。这样的新疆,永远让人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会频频回望。 (文案、解说、视频拍摄、制作:金玲)#寻美沙雅 #寻美阿克苏#万人说新疆#铃儿响叮当金玲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00:00 / 04: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00:00 / 0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