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
00:00 / 04: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保持热爱奔赴山海 #秦岭 #户外运动 #徒步 首先封山依据出自于 森林法 和 陕西省秦岭生态保护条例 海拔2000米以上区域属于核心保护区 而核心保护区禁止一切人为活动 别的活动你也拿不到资质 除过理论上 再说下实际上 一座山的封控 还跟人流量和网上的热度有着极大的关系 假设这个地方去的人少网上热度低的话 不管它海拔多少钱 实际上悄悄是能去的 再说回目前户外的主要矛盾:2019以前 户外压根没有矛盾 那会户外和户外人都属于夕阳产业 而19年以后 随着短视频的兴起 户外运动迎来大爆发 到目前为止: 户外运动的主要矛盾是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户外运动需求和封山控峪之间的矛盾 就目前而言 简单的封山压根就不现实 因为目前的景区满足不了人们的看多样化风景的需求同时景区的承载量也满足不了这么多人的出行需求 如果没有野山分流的话 都去景区的话 景区也得暴雷 再就是 保护环境的结果是我们享受保护环境带给我们的好处 耳得知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而不是保护环境 把我们保护在环境之外 我们在环境之外 什么保护环境是为了子孙后代 子孙后代连环境的边都摸不上了 再就是 别太怨一些去了野山的人 不是因为他们发视频你去不了了 而是因为去的人多你去不去 他们不发视频的话 你压根不知道有这个地方 不知道这个地方能去 其次没有那些一直乱窜 乱发 乱得瑟的人 有些地方说不定就永远去不了了 最起码你永远去不了了 这是一个目前无解的循环 没人去-你不知道-你连知道都不知道 有人去- 发抖音-去的人多-封山-去不了 至于在这个周期内 你咋去 看个人能力和眼色以及点子清不清。反正 循环就是这么个循环 A有人去-发抖音-去的人多-封山-去不了-没人去-有人去这样一个循环 一旦一个山短期封控了 大家配合下 就别去了 别在人跟前晃悠 等下一次时机吧 全是干货以及实话 最后最后 提倡下有偿救援吧 成年人 为自己的一切行为买单 无偿救援真助力了一些不良户外风气:走不动救援 崴脚救援 没冰爪救援 真的 附近的村民500块通通能搞定 至于大型救援 可以不收钱么 最起码有偿救援概念先打出去 最后 山么 且爬且珍惜 做好准备 点子要清 祝大家安全登山 平安户外行哈#鹿角梁
00:00 / 05: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3
今天有幸参与了一起非法穿越秦岭核心区案件公开庭审,涉事单位也被处罚了,希望大家引以为戒,现在大家都挺难的,做守法的公民,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其实想想感触还是很深的,记得2009年开始接触户外,也很懵懂,到哪都是山高我为峰的感觉,但当真正喜欢上这项运动,并一次次看到自然美景成为牺牲品的时候,最早只有论坛贴吧各种部落的时候,经济交通也没那么好,眼前总是层峦叠嶂的山峰和翠绿的灌木草地,确实随着经济交通逐渐趋好,我真切见证和记录了十多年间秦岭高山生态环境的变化,秦岭核心区生态就像岳教授说得是秦岭最脆弱,最精华,最自然的部分,破坏了就无法修复,那些被大家捧红的树木岩石网红打卡点等,你们想过它原来的样子嘛?这部分公共产物如果放任不管,近些年来极端恶劣天气频发,核心区的动植物也在经历着生死存亡的考验,其实想想秦岭保护条例的出台是有长远意义的,给核心区一些时间修身养性,可能有一天生态变好了,政策放开了我们还能去看一看。后代子孙还有一些伙伴朋友在… 当我下定决心做了环保公益,被很多人不理解,质疑,调侃时,一个普通家庭的年轻人似乎踏入了不归路,当志愿者参与的越来越多,好多人都在标榜我们的时候,其实背后想经营好它确实太难了,公益似乎被⭕成那是有钱人才做的事,我一次次把自己🉐💰投入进去一次次懂大时,我的生活也乱成一团糟。每一次清山,游客总是道德绑架,我们成了秦岭的环卫工,当听到我们背后其实没有任何支持的时候,他们又露出敬佩和恭维,毕竟这是为大家义务服务滴!现实一些,我都感觉到自己是不是有病。青春和积蓄大半都没了[捂脸]但每个人的人生似乎都有它的追求,也总有落幕的一天,但想想我曾经也为社会的文明进步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贡献也许那也是值得的。#益友环保队@西安市益友志愿者服务中心 #央视新闻 @陕西检察
00:00 / 02: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71
00:00 / 02: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5
00:00 / 03: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3: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9
00:00 / 06: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