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5: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66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3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9
赚钱最该学的东西,根本没人教 今天讲一个被99%的人忽略的核心思维:价值流向判断力。 简单说,就是你能不能看清,在任何交易或机会里,价值从哪来,流到哪去。 比如你花30元买奶茶,钱流向了原料、房租、工资、品牌和平台。你得到的不仅是奶茶,还有便利和社交货币。多数人看不懂这个,所以永远站在价值链末端当消费者。而会赚钱的人,会扫描哪里利润最厚、谁有定价权。 为什么学校不教?因为教育体系在培养好员工,不是价值创造者。它教你服从和执行,却不教你怎么跳出框架,设计规则。 我有个朋友,曾是月薪4000的质检员,每天检查瑕疵品退回。后来他想:为何不在生产时就避免问题?他研究了流程,找到三个关键出错点,主动提出预防方案,为工厂减少40%次品,月省15万。结果,他从质检员变身年薪30万的生产顾问。 同一个人,同样能力,差别只在于:他找到了价值创造的源头。这就是价值流向判断力的威力——让你从消耗者变为创造者。 但大多数人学不会,因为掉进了三个认知陷阱: 1. 时间换金钱陷阱:以为努力加班就能赚更多,结果被锁死在线性增长里,收入上限等于时间上限。真正赚钱靠价值放大,不是时间累积。 2. 技能迷恋陷阱:疯狂学技能、考证,以为技能多=赚钱多。但技能是工具,关键是你解决什么问题。如果问题本身没价值,技能全是零。 3. 机会等待陷阱:总觉得自己缺机会、缺贵人。其实机会无处不在,只是你识别不了。机会就是价值错位——好东西被低估,或需求没被满足。 我自己的例子:三年前我做内容运营,发现企业需要能转化的内容,但市场只会写文章、不懂商业的人太多。我意识到这是价值错配,于是研究消费心理学和转化路径,从写手升级为内容策略师。现在一篇文案报价等于过去三个月工资——我不再卖时间,我卖价值创造能力。 这不仅是学技能,是升级整个商业认知系统。 从今天起,养成两个习惯: 花钱时三问: 1. 钱流向了哪里? 2. 我在价值链什么位置? 3. 我如何向上游移动? 工作时三问: 1. 我创造的价值是什么? 2. 这个价值对谁最重要? 3. 我如何把它放大十倍? 记住:赚钱不是技能,是认知。认知升级,赚钱就是必然。 真正财富自由,不看你多有钱,而看你多能创造价值。当你能识别价值流向,站在关键节点,钱自然流向你。 停止做价值搬运工,开始做价值创造者。#心理#情感#人生感悟#职场#学习方法
00:00 / 02: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7
00:00 / 05: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00:00 / 04: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27
赚钱最该学的东西,其实没人教 所有人都在教你赚钱技巧,却很少有人告诉你,赚钱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今天我想聊一个被99%的人忽略的核心思维模型——价值流向判断力。 什么叫价值流向判断力? 简单说,就是你能不能看清楚,在任何一个交易、项目或机会里,价值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又流向了哪里。(更多资源到轻创派小城旭)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花30块钱买一杯奶茶,看起来是用钱换一杯饮料。 但背后的价值流向是:你的30块,被分给了原料供应商、店租、员工、品牌方、平台抽成;而你得到的不只是奶茶,还有便利、品牌认同感、社交货币。 大多数人看不懂这个流向,所以永远只能当消费者。 而真正会赚钱的人,他们的眼睛像雷达一样,时刻在扫描价值的流动——哪个环节最赚钱,哪个环节最容易被替代,谁掌握了定价权。 为什么学校不教这个? 因为教育体系培养的是“好员工”,不是价值创造者。 它教你服从、执行,在框架里完成任务,但不会教你如何跳出框架、设计规则。 我有个朋友以前在工厂做质检员,月薪4000。 他每天检查产品有无瑕疵,发现问题就退回重做。 有一天他突然想,为什么不在生产环节就预防问题?于是研究了整个流程,找出三个最容易出错的节点,主动提出预防方案。结果工厂次品率降了40%,每月节省成本15万。 他也从质检员变成了年薪30万的生产顾问。同样的人、同样的能力,只是学会了找到价值创造的源头。 这就是价值流向判断力的威力——它能让你从价值的消耗者变成创造者。 大多数人学不会,因为陷在三个认知陷阱里 第一个是“时间换金钱思维” 以为加班努力就能多赚钱,但那只是线性增长。 收入上限永远等于时间上限。真正赚钱的人,做的是价值放大,而不是时间堆积。 第二个是“技能迷恋” 很多人拼命学技能、考证书,以为技能越多越值钱。 但技能只是工具,关键在于你用它解决什么问题。如果问题没价值,技能再多也只是堆叠的变量。 第三个是“机会等待” 总觉得自己缺少机会、资源、贵人。但其实机会无处不在,只是你看不懂。 什么是机会?机会就是价值错配——有价值的东西被低估了,或者有需求的地方没人满足。 三年前我还在给别人打工,做内容运营。那时候我发现,很多企业需要内容,但市场上大多数创作者只会写,不懂商业。 我意识到,这就是一个价值错配
00:00 / 03: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
00:00 / 08: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0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
00:00 / 03: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2: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0
00:00 / 16: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