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08
《不二先生文案分享》未经人性贪欲淬炼的“我以为”,恰似未开刃的剑,看似锋芒毕露,实则不堪一击。佛陀在《金刚经》中揭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此“相”不仅指外境,更指众生对自我认知的固化执取——当一个人未曾经历欲望的灼烧、权力的腐蚀、人性的博弈,其标榜的“原则”不过是欲望的遮羞布,所谓“评判对错”实为傲慢的审判台。正如《大智度论》所言:“凡夫人不入圣法,不知诸法无性相,颠倒愚痴故,起种种业因缘”,未经考验的“自信”,本质是“我执”披着智慧的外衣横行世间。 古德云:“轻诺者必寡信”,此中深意直指修行根本。未历红尘考验者,常以“善意”之名轻许承诺,却不知佛经将妄语列为根本戒之一,其戒律核心不在言语本身,而在发心是否夹杂贪求认可、逃避责任的暗流。禅宗公案中,弟子问赵州禅师:“如何是佛?”答曰:“吃茶去。”此一问一答,道破“我以为”的虚妄——执着于定义真理者,早已偏离觉性本怀。 佛法破此迷障的智慧,在于以“四念处”照见五蕴皆空:观身不净,知欲望如脓血溃烂;观受是苦,悟贪求时的短暂欢愉终成苦因;观心无常,破“我以为”的永恒幻觉;观法无我,解构评判对错的审判执念。明代紫柏尊者云:“出家儿,先要识得破、忍得过”,此“识得破”即是对人性幽微的洞察——正如《楞严经》所述,阿难尊者历经摩登伽女之难方知“狂心顿歇,歇即菩提”,未经情欲考验的修行,终究是纸上谈兵。 真正的修行者深谙“菩萨畏因”的智慧,其承诺必经三重考验:一观是否契合菩提心,如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二察是否具备践行之力,效仿虚云老和尚燃指供佛的决绝而不轻诺;三审是否超越二元对立,如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答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此中境界,岂是未经风雨者可窥其奥? 《法华经》以“化城喻”揭示修行真谛:佛陀先以权宜之法引导众生,待其根器成熟方显实相。今日世界纷繁复杂,恰似一座更大化城,唯有历经欲望迷宫、权力试炼、人性考验的勇者,方能在破除“我以为”的幻象后,照见本具的清净佛性。真正的承诺与原则,终将在红尘烈焰中淬炼成智慧明珠,照亮众生归家之路。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4: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00:00 / 08: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4: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6
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3
00:00 / 01: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00:00 / 02: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332
00:00 / 03: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