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用地图看懂全球气候!再也不怕分不清热带雨林和温带海 “想知道为什么亚马逊全年多雨,而撒哈拉却常年干旱吗?其实一张气候地图就能告诉你答案!今天教你三个绝招,轻松解锁地图里的气候密码。” “第一步,先认‘颜色暗号’。气候地图的配色都是暗藏玄机的——深绿色通常代表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就像亚马逊和刚果盆地,全年都是夏天;而黄色、橙色区域多是热带沙漠气候,比如撒哈拉和阿拉伯半岛,常年骄阳似火。记住这些基础色卡,你已经赢了一半。” “第二步,抓准‘纬度线索’。气候分布和纬度几乎是‘绑定CP’。看这根赤道线,它穿过的地方大多是热带雨林或热带草原;再看南北纬30度附近,是不是成片的沙漠?而南北纬40-60度的大陆西岸,比如欧洲西部,就是冬暖夏凉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被西风带‘宠着’。” “第三步,看‘海陆脾气’。同样是中纬度,大陆东岸和西岸气候完全不同。比如我国东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天多雨冬天干燥,这是因为海陆热力差异带来的季风;而同纬度的北美西海岸,却是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关键就在于海洋气流能不能‘吹’到陆地上。” “最后总结一下:认颜色、看纬度、辨海陆,记住这三点,不管是考试答题还是旅行规划,拿起气候地图你就能轻松‘读懂’地球的‘天气脾气’。下次再看到地图上的彩色区块,你是不是已经能说出它的气候秘密了?”#小靳老师 #地理思维#小升初#气候分布 #地理知识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00:00 / 14: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2: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
00:00 / 04: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23
中国降水的空间分布 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第一步、读图名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第二步、读图例 年降水量对比表,比照年降水量对比表可以看出,我国年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 第三步、找年等降水量线,看年降水量线的走势,分析数据,归纳分布规律。 先找出1600mm、800mm、400mm、200mm年降水量线。800mm年降水量线大致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北延伸,与秦岭——淮河一线基本重合;400mm年降水量线大致沿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端一线延伸。这些年降水量线的走势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基本与海岸线平行。 再以400mm年降水量线为界,看两侧降水量的变化。读图可以看出,该线东南部降水较多,秦岭——淮河以南年降水量超过800mm,东南沿海可达1600mm以上,西北部降水较少,许多地区不足200mm。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为什么我国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呢? 这是因为我国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东南季风从东南沿海登陆,向西北内陆推进,再加上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水汽深入内陆,但水汽在被夏季风推进过程中,受到重重山岭阻隔,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八年级地理#中国地理#知识分享#每天学习一点点#蔡老师聊地理
00:00 / 02: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中国降水的时间分配 回顾“降水量柱状统计图”的读图步骤:1.识别坐标轴,2.读取降水量,3.分析降水模式,4.计算年降水量。 下面读“中国东部三市多年平均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先看三城市的地理位置。北京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属于北方地区;武汉、广州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于南方地区。 再看三城市月降水超过100mm的月份。广州是3-9月,共7个月;武汉4-8月,共5个月;北京7、8两个月。三地都是降水最多的时段为6-8月,降水最少的时段为12月至次年2月,即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再次,通过计算,三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广州2000mm,武汉1300mm,北京600mm。 综上所述,我国降水季节差异明显,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降水量大;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降水量小。 为什么我国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且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原来,我国的大部分降水是由夏季风带来的,夏季风最先在华南沿海登陆,然后逐步北移,这就出现了我国东部雨带季节北推现象,秋季随着北方冷气团活动加强,九月份降雨带迅速南撤,推出中国大陆,所以,我国降水主要出现在夏季,且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我国降水不光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也很大。“全国平均降水量历年变化图”显示,1951——2018年68年期间,最高年降水量出现在2015年,730mm;最低年降水量出现在1951年,为290mm;多年平均值625mm。这是因为夏季风不稳定,夏季风强劲年份,雨季长,降水量大;夏季风羸弱的年份,雨季短,降水量小。#八年级地理#中国地理#知识分享#每天学习一点点#蔡老师聊地理
00:00 / 04: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4: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3分钟摸清各大洲气候密码!地理学霸都在记 谁说气候分布是天书?一张地图看懂七大洲气候逻辑,知识性拉满还超好记! 亚洲直接解锁“气候盲盒”:从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亚马孙同款气候),到回归线沿岸的热带沙漠(全年炎热干燥,沙海无垠),再到北方的温带季风(夏季多雨冬季干冷)和西伯利亚的亚寒带针叶林(冬长严寒夏短促),连青藏高原的高原山地气候(海拔每升100米降温0.6℃)都占全,堪称“气候博物馆”。 非洲气候藏着“对称美学”!以赤道为轴,南北两侧对称分布:中部刚果盆地是热带雨林,往外是热带草原(干湿两季分明,斑马长颈鹿逐雨迁徙),再到回归线附近的热带沙漠(撒哈拉沙漠在此称王),最南端则是地中海气候(夏季干热冬季温和多雨)。 欧洲主打“温和牌”:西部40°-60°大陆西岸被温带海洋性气候承包,全年温和湿润,雨天比晴天多;南部地中海沿岸是特色地中海气候,冬雨夏干超适合种葡萄;东部则逐渐过渡到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差变大降水变少。 美洲气候“两边差异大”:北美西部有狭长的温带海洋性和地中海气候,中部是广阔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降水少),东南部是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水足);南美亚马孙平原是全球最大热带雨林气候区,巴西高原是热带草原,南部也有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大洋洲气候“绕着大陆转”:中西部是大片热带沙漠气候,外围包裹着热带草原,东南部和西南部则是温带海洋性与地中海气候,堪称“沙漠围绿洲”的典型。 南极洲独一份“冰原气候”:全年酷寒,降水比沙漠还少,平均气温-25℃以下,是全球最冻的“白色荒漠”。 气候分布记住3个关键词——纬度、海陆位置、地形!赤道附近多雨林,回归线多沙漠,大陆西岸多海洋性/地中海气候,东岸多季风气候~#小靳老师 #小靳老师地理课堂 #地理知识 #地理科普 #气候分布
00:00 / 02: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