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0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2: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4: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3: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恃才傲物。其实,这也是刚入道时家师对我的警告。一个人可以有才,但不可以无德。若恃才傲物,则凶災必见。自古至今,才高八斗者可谓多矣,其或逢忧患,或遭坎坷甚至早夭殒命。有才是好事,但以此为能,与人逞文斗武,说好听点叫有个性、有文人的气节,说难听点就是执着于一端,撇开学术造诣不讲,单从人生修行角度来讲,都是极为不利的。 当一个人有了些才华和能力,加上周遭人的赞赏,便会飘飘欲仙,那种被人吹捧的满足感容易使人丧失理智,然后便开始自封神位,傲视群雄,以己为是而以人为非,甚至慢慢学会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这就是所谓的“妄自尊大”。当然,妄自尊大也需要本钱,而妄自尊大之人的本钱,多半是才华和专业的学识,因为比别人懂得多,所以觉得自己的才是对的。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妄自尊大之人通常眼光高,处处充满对别人的鄙视,无法以宽容之心对待别人,因而较为狭隘。也许,其学术功底深厚,且通常对某些事情有独特的见解,但没有圆融精神,因此,显得孤傲不群。这种现象在学术界是很常见的。只不过,今日不论学术,只论人生修行,因而,若我们做不到圆融,我们便不可能得世界以圆融的方式对待。如此下来,修行便会进入某个瓶颈和死胡同。 实际上,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人,即无法以圆融的态度对待对身边发生的事情。一般人都具有排他性,特别是观点、信仰、看问题的角度与别人有所不同时,都会极力证明自己,而对他人则表现出不认同、不屑。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固执己见,无形中屏蔽了各种不同的见解,无法使自己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固执之人大多没有太对进步,只会在原地打转甚至越来越固执。岂不闻:道在低处。 这个世界是由多样性统一而成的整体,承认多样性是修行的前提,可以避免走入修行的误区。我常听朋友提起他们与拥有不同宗教信仰的朋友争辩的故事,很多时候让我哑然失笑。世界上任何宗教、任何修行法门开始都是好的,是被人修歪了而已。在中国,五大宗教均各有所长、各有特色,特别是儒释道三教,向来相互融摄、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而我辈却执着于其区别,岂非舍本而求末?#修行#道系 #传统文化
00:00 / 02: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