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将团”的前身红四方面军,第四军第十师的红二十八团和红三十二团。团队几乎经历了我军历史上所有重大战役、重要活动:三过草地,翻越雪山,抗日战争、百团大战、抗美援朝、赴滇作战、抗洪抢险……孕育出了一代代战将名将:王树声、许世友、陈锡联、王近山、李德生……锻造出无数英雄人物:“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胡修道、“特级杀敌英雄”李长林、“钢铁战士”王完成、“排雷英雄”范中华……形成了“铁心跟党、勇挑重担、百折不挠、以一胜百”的“百将团”精神。八十余载,历尽磨难,“百将团”的一茬茬官兵高举“铁心跟党、勇挑重担、百折不挠、以一胜百”的战旗精神,为共和国的建立和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国家和军队建设增添了浓厚的传奇色彩。在新一轮军改之后,这支英雄部队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重要转型,从“百将团”到特战旅并不仅仅是换了个番号,在改编过程中特战旅也编入了其他作战力量,“百将团”是不折不扣的主体,而且现在的特战旅也已经继承了“百将团”的光荣称号,并且还有个响亮的称谓——“战虎”特战旅。曾经的百将团虽然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中,但百将团的精神永远流传在每一个百将团一员的血液里。老兵不老,精神永存。##百将团 #我的部队我的团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6
00:00 / 03: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1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8: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9
00:00 / 02: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长征 红军过草地是长征期间的重要事件,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中共中央决定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然而张国焘拖延,松潘战役失利,东出四川及从理番出平武等路线被敌军堵死,红军被迫选择过草地这一艰难路线。 1935年8月21日,红军开始过草地,草地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主要是川西北若尔盖地区,面积约15200平方公里,海拔在3500米行军路线**:行军队列分左右两路,平行前进。右路军由毛泽东、周恩来、徐向前等率领,自四川毛儿盖出发,经过7天到达草地尽头的班佑地区。左翼为林彪的红一方面军,先行;继后是中央领导机关、红军大学学生等。右翼为徐向前、陈昌浩率领的红三十军和红四军。彭德怀率红三军团垫后,走左翼行军路线。 草地遍地是水草沼泽泥潭,没有路,人和马需踏着草甸跳跃前进,或拄棍探深浅、相互搀扶,下雨时更易滑倒陷入泥沼。 筹到的粮食不足,干粮两三天就吃完,之后只能靠吃野菜、草根、树皮充饥,甚至煮食皮带、皮鞋等,有的野菜有毒,吃了会中毒。 草地天气一日三变,温差极大,早上冷,中午热,下午常暴雨冰雹或雾雨朦胧,夜间气温降至零度左右,战士大多衣单体弱,棉衣、皮衣不足。 草地泥泞渍水,难寻干地宿营,只能在土丘、河边、高地等相对干处,或就地而卧、坐着打盹、背靠背睡,还担心睡着后滚入泥沼。 红3军团某连炊事班携全连仅有的铜锅进入草地,炊事员一个个牺牲,走出草地时铜锅已挑在司务长肩上,其他同志全都牺牲。 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贺龙用麻绳和针做鱼钩钓鱼,为饥饿的战士们提供食物,还将鱼汤送给即将分娩的萧克夫人。 身患重病的周恩来随红3军团过草地,时任军团兵站部部长的杨立三坚持亲自抬周恩来,走出草地后便累倒了,1954年杨立三去世,周恩来亲自为他抬棺送葬。 红军过草地是长征中一段极其艰难的历程,红军战士们以坚定的革命信念、顽强的意志和团结友爱精神,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最终成功走出草地,为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革命保存了有生力量,其精神激励着后世无数人。#长征 #红军过草地#铭记历史#勿忘革命先烈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0
00:00 / 09: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13
00:00 / 03: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9
行者乔1年前
1935年8月28日,红军右路军历尽艰辛,终于走出了茫茫草地,到达班佑、巴西地区。这支刚走出草地的疲惫之师,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时任“剿匪”第三路军第二纵队司令的胡宗南早已派国民党军一个团在北上的要塞包座驻守。更为严峻的是,获取红军北进的消息后,胡宗南又急调其主力部队伍诚仁的第四十九师向包座增援。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和政委陈昌浩主动请缨,由红四方面军的第三十军和第四军承担攻打包座的任务。 8月29日黄昏,包座战役打响。红四军第十师向求吉寺发起猛攻,很快扫清了外围据点,突进寺内,敌人拼死顽抗,红军攻击受阻。师长王友钧从战士手中夺过一挺机枪,架在警卫员的肩膀上,一边大声指挥,一边向敌人猛烈扫射,掩护部队冲锋。突然,王友钧的喊声停了,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头部,王友钧当场牺牲,年仅24岁。 30日夜间,敌增援部队四十九师一万两千余人到达大戒寺以南,红三十军二六四团略作抵抗,便作回撤,诱敌深入。 31日下午,敌四十九师全部进入红军的伏击圈。指挥部发出了总攻击令,红三十军主力一万三千余人以锐不可挡之势向敌人冲杀过去,将敌人分割成三截,包围在包座河西岸。 这是一场恶战。我军刚刚走出草地,粮草和物资早已消耗殆尽,整个部队非常疲惫。战前分给战士的子弹只有每人五颗,打完就没有了。大战开始后,所有预备队和机关干部、宣传员、炊事员、饲养员都拿起枪和敌人搏斗。徐向前等领导离开了指挥部,直接上前线指挥。战斗极其惨烈,子弹打光了,战士们就和敌人拼刺刀,抡大刀。六七里长的战场上,枪炮声、呐喊声、号角声响成一片,山鸣谷应,声震长空。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七八个小时,共毙伤敌师长以下四千余人,俘敌八百余人,缴获大量枪械及粮食等物资。战役的胜利,扫清了北上障碍,打开了向甘南进军的门户,使国民党军企图把红军围困在草地的阴谋彻底破产。 站在包座战役求吉寺战斗遗址前,面对满目的断壁残垣,我们似乎嗅到了早已远去的硝烟。 我们来到不远处的烈士墓园瞻仰,红四军第十师师长王友钧等23名烈士在这里长眠。 青山有幸埋忠骨。烈士不朽,忠魂不朽,信仰不朽,精神不朽! 告别求吉寺,告别包座。万里追寻,征程漫漫。我们跋山涉水,脚步铿锵!
00:00 / 0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7
00:00 / 0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