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7: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8
00:00 / 01: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4: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于烈火中淬炼生命之光——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合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刻,指尖仿佛还残留着书页间传来的滚烫温度。这本由奥斯特洛夫斯基用生命书写的著作,从不是简单的英雄史诗,而是一个人在命运的烈火中,把血肉之躯锻造成钢铁的成长实录——每一道纹路里,都刻着对“活着”最炽热的诠释。 保尔·柯察金的一生,似乎都在与“失去”抗争。少年时为反抗压迫被学校开除,青年时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子弹穿透过他的身体,伤寒差点夺走他的生命;好不容易转向后方建设,双目却逐渐失去光明,双腿也被禁锢在病榻上。可我从未在他身上看到过“屈服”二字:失明后,他用硬纸板做框子固定稿纸,摸索着写下一行行文字;身体剧痛时,他靠着对革命的信仰、对战友的牵挂,把痛苦碾碎成继续前行的力量。他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他用每一次挣扎、每一次坚持,刻在生命里的誓言。 最让我动容的,不是保尔的“英雄光环”,而是他作为普通人的柔软与坚韧。他会因为战友的牺牲偷偷抹泪,会因为恋人的离去陷入迷茫,会在病痛折磨时想过放弃——可正是这些“不完美”,让他的“钢铁意志”更显真实。就像铁匠打铁,只有先经历反复的敲打与灼烧,让铁料在高温中变软、塑形,再经过冷水的淬击,才能形成坚不可摧的硬度。保尔的生命也是如此,那些苦难不是命运的惩罚,而是淬炼钢铁的必经之路。 如今我们生活在没有战火与饥寒的年代,不必面对保尔那样的绝境,却常常在平凡的困境里摇摆:为一次考试失利沮丧,为工作中的挫折退缩,为生活的琐碎消磨热情。可当想起保尔在黑暗中摸索着写作的身影,想起他说“钢铁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便会突然明白:所谓“钢铁”,从不是天生的坚硬,而是在认清生活的艰难后,依然选择热爱、选择坚持的勇气。 奥斯特洛夫斯基写下这本书时,早已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世人:生命的价值,从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厚度;一个人能否成为“钢铁”,从不取决于命运的安排,而取决于自己是否有在烈火中坚守的决心。合上书页,保尔的形象依然在眼前闪耀——他不仅是书中的英雄,更是照进我们生活的一束光,提醒我们:若想让生命有重量,便别怕去经历、去磨砺、去在属于自己的时代里,锻造属于自己的“钢铁”。#读书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人生感悟
00:00 / 03: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9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