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8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3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9
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18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黄金税收新规落地后,还敢不敢买黄金?怎么操作才能不踩坑? #黄金 #金融 #投资理财 #老傅盘企业 2025 年 11 月 1 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发文,黄金税收新规正式生效。核心规则是:2027 年底前,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的 “标准黄金”,卖出方免缴增值税;若不通过正规交易所交易,则需按规定缴纳增值税。这一规则直接推动黄金交易向 “场内规范化” 集中。 “一箭五雕” 的战略深意 新规解读为一局影响深远的 “大棋”,从五个维度重塑黄金市场乃至国内金融格局: 第一雕:斩断地下钱庄的洗钱通道 地下钱庄长期通过 “境内低价收黄金、境外高价卖出(或反向操作)” 的方式洗白黑钱,核心漏洞是 “黄金交易无需开票,监管难以追踪”。新规强制通过正规交易所交易(否则缴税),直接掐断了这条灰色路径,让黑钱洗白的 “天文数字” 规模被遏制。 第二雕:配合数字人民币的监管闭环 数字人民币的核心目标是让每一笔资金流动都处于监管之下,但黄金若能自由交易,就会成为资金 “体外循环” 的漏洞(比如用数字人民币买黄金,再通过黄金转移资金,脱离监管)。管控黄金交易,是为了补上数字人民币的监管闭环,确保财富流动完全透明化。 第三雕:封堵资产外逃的隐蔽渠道 富人移民时,常通过 “黄金藏于行李箱” 的方式转移资产(几公斤黄金就能轻松带走数百万)。新规后,国内买黄金需走正规交易所,到境外变现还需缴税,大幅提高了资产外逃的成本和难度,从源头阻止资金大规模外流。 第四雕:为后续税制改革铺路(敏感维度) 视频暗示,某类针对富人的税制(如房产税等)迟迟未落地,部分原因是富人会提前通过黄金隐蔽转移资产。先管控黄金交易,切断这条 “后路”,就能为后续税制改革扫清障碍,让财富监管更彻底。 第五雕:配合央行增持黄金的长期战略 中国央行已连续 10 个月增持黄金,但黄金在我国官方储备资产中的占比,仍远低于美国(约 70%)、德国(约 70%)等经济体。新规推动黄金交易 “规范化、集中化”,既方便央行后续进一步增持黄金,又能避免市场过度炒作推高金价,为国家黄金储备的 “多元化、规模化” 布局创造条件。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8
2025年11月1日起实施的黄金税收新政策,核心在于对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的标准黄金,根据其最终用途(投资性或非投资性)实施差异化的增值税管理,以规范市场、引导资源合理配置。此项政策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 黄金税收新政要点与市场影响解读 📊 政策核心:区分用途的差异化税收管理 新政的核心变化在于对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的标准黄金,根据其最终用途(投资性或非投资性)实施差异化的增值税管理。 • 投资性用途黄金:指用于直接销售,或加工成含金量99.5%及以上的金条、金块、金锭、金片等产品。会员单位购入用于投资性用途的标准黄金,交易所在实物交割时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并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并向购入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但购入方将这类黄金销售时,需缴纳增值税且只能向购买方开具普通发票,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这意味着下游企业购买投资性黄金后无法抵扣进项税,税负可能传导至最终投资者。 • 非投资性用途黄金:指用于投资性用途以外的情形,如首饰加工、工业用途等。会员单位购入用于非投资性用途的标准黄金,交易所在实物交割时免征增值税,并向购入方开具普通发票。购入方若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可按普通发票注明金额的6%计算抵扣进项税。之后加工销售非投资性黄金产品时,可正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 客户购入标准黄金:对于交易所的非会员客户,无论用途为何,购入标准黄金时均适用相对简单的规则:交易所免征增值税并开具普通发票,客户凭票面金额按6%计算抵扣进项税。后续销售时,可按规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00:00 / 05: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43
00:00 / 04: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66
00:00 / 04: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