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6: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9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
长白山“放山”探秘,喊“棒槌”红绳真能锁住人参??? 东北挖参:深山里的千年习俗与敬畏之心 在东北长白山及大小兴安岭的深山密林中,挖人参的习俗已流传千年。这不仅是一项谋生技艺,更承载着当地人对自然的敬畏、对规矩的恪守,藏着最质朴的山林智慧。 挖参人被称为“放山人”,出行前必有庄重仪式。选个黄道吉日,众人齐聚山神庙前,焚香跪拜,祈求山神庇佑平安、满载而归。领头的“把头”会带领大家宣誓,承诺不破坏山林、不贪多滥采,恪守“挖大留小”的古训。出发时,放山人必穿厚布衣衫、扎绑腿,携带鹿骨钎子、红绳、油布、干粮等工具,红绳更是不可或缺——相传人参有灵性,用红绳系住能防止它“跑掉”。 进山后,放山人遵循着严格的规矩。“把头”在前开路,队员们呈扇形散开,低头弯腰“压山”(搜寻人参),不得大声喧哗,说话需用“行话”:人参叫“棒槌”,发现人参喊“棒槌!”,回应者需问“几品叶?”,发现者则报出叶片数量,叶片越多参龄越长。 找到人参后,仪式感丝毫不减。先小心翼翼用红绳系住参茎,再在周围划圈,标明挖掘范围。挖掘时,用鹿骨钎子顺着参须方向,一点点剔除泥土,连细小的须根都不能损伤,这道工序叫“抬参”,往往要耗费数小时。挖好的人参用苔藓包裹,再装入油布口袋,避免失水枯萎,这是对自然馈赠的珍视。 放山途中,团队协作至关重要。“把头”负责决策方向、辨别参质,“边棍”(副手)协助挖掘、打理后勤,新人则需虚心学习。遇到困难时众人合力解决,挖到人参后按劳分配,从不争抢。夜幕降临时,大家围坐篝火旁,烤干粮、喝山泉,“把头”会讲起老辈放山人的故事,传承山林规矩。 如今,野生人参已成为国家保护植物,合法采挖需凭许可证,且严格限制数量。但挖参习俗并未消失,放山人依然恪守着“尊重自然、取之有度”的原则,这份对山林的敬畏、对规矩的坚守,始终未变。 东北挖参习俗,早已超越了谋生本身。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是代代相传的精神密码,在深山密林中,守护着一份跨越千年的文化传承与生命敬畏。 #大自然的馈赠 #长白山 #东北 #人参 #挖人参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58
00:00 / 06: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86
00:00 / 08: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6
00:00 / 01: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