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我开始思考,人到底能感受多少个夏天 在午后出门 长夏默默,我什么话也不想说,就这样与眩晕的白昼对坐。内心被一种名为夏天的感受填满。 从十几岁开始就对夏天有特殊的情结,大概因为在整个学生时代,伴随着逐渐拉长的日色,升高的温度,夏季的到来往往指向一些重要的节点,中考,高考,毕业,成年前所有重大人生转折都发生在夏天。 压力和温度一并升高,晚自习的时候汗津津的胳膊会粘起试卷一角,风扇在吱呀呀搅动闷热的空气。每个人似乎都行色匆匆,在日子慢慢变长的罅隙里拼尽全力揭开一个期许已久的答案。无处可藏的闷热逼迫着对未来毫无心理准备的我们往前走。混乱的,热烈的,彻底的,痛苦的。 那年夏天雨水很多,我睡觉很少,身体很强壮,但毫无防备被淋湿过很多回。 现在对于十几岁的夏天已经有点记不真切,好像那些都不过是我的一场幻觉。 大学以后的夏天似乎乐得清闲,有很多时间用来胡思乱想。散步的时候脑袋里蹦出来一句“夏天的爱太没天赋,稍有不慎便炙烤万物。”我的爱应该也同夏天一样没有天赋。 一旦产生便炙烤万物,如火如荼,稍有不悦便又乌云密布,暴雨如瀑,夜过去又热烈如初。总是学不会留白,学不会细水长流,总是像未来不再来,像是没有明天的去爱,浓烈到其至有点灼人。 我想大概是因为夏季与我们的生命曾经真的是同一质地。 当然以上这些都只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是旁枝末节,是午后睡醒起来越想越淡的梦。 总归还是要着眼当下,做一些具体的事,过具体的生活。人在夏天主要的任务就是过夏天,长长的散步,让风吹过头发。然后去把该做的任务做完,让日子按部就班的行进,也让命运温柔推动自己前进。 自然赠予你树冠 微风 肩头的暴雨 片刻后生成平衡 忠诚 不息的身体 捕食饮水 清早眉间白云生 跳跃漫游 晚来拂面渤海风 然后我开始思考,人到底能感受多少个夏天 #曼波配音#情感共鸣#文案#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00:00 / 0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7
在这样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让我忽然想起了我的奶奶。因为在1991年的时候,同样也是这样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年幼的我和奶奶在一起度过了一个让我终生难忘的午后。我的奶奶在那个午后,给我的人生上了最宝贵的一堂课,这堂课叫会了我三个字“靠自己。” 事情是这样的,那天我穿的一条蓝色外裤后浪脱线了。我的奶奶原准备自己拿着“洋线针”和“细线”来给我缝补这条裤子的。但是年幼的我却很调皮,非要自己逢,就从奶奶的手里抢过线和针。我的奶奶见我自己要缝,就成全了我的想法。结果这个“洋线针”太小了,我怎么都把线穿不进去。我的奶奶就那样慈爱的看着我,然后不其厌烦的给我拿来粗针和白色的粗线。后面我就很轻松的把线穿进去了,然后我的奶奶就给我做了一个示范,交我怎么缝补裤子。小小的我就那样笨拙,学着奶奶的样子,给自己把那条脱线的裤子缝补好了。只是缝的没有奶奶漂亮,外面还可以看见那个白色的粗线,关键这是一条蓝色的裤子,所以就导致这个白色的粗线格外引人注目。等我把裤子缝补完了,我的奶奶还表扬了我,说我是一个肯做事的好孩子,至少我的人不懒惰。然后我的奶奶还跟我说,叫我以后什么事情都要做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靠自己”。写到这,忽然感觉自己好幸福,我的奶奶为什么能够说出如此有水平的话,影响激励了我一生,给幼小的心灵埋下了一颗正确的种子。因为我的奶奶祖上世代为官,清正廉明,我奶奶是那个年代的名门闺秀,从小就接受过私塾的教育。所以我的奶奶这个人有很良好的修养,和一般的农村老太太不同。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我会这样喜欢写文章?这个跟我的基因和童年接受的教育有关,因为我是姥爷和奶奶带大的。关键是我的奶奶和姥爷都是那个年代少有的读书人,感觉读书真好。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7
00:00 / 00: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4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4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