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
00:00 / 13: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64
00:00 / 19: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看到一个新闻,我们国家最近为了振兴实体经济针对电商公司推出了一个征税的政策,导致很多卷价格利润低的电商公司不得不关门 我作为一个实体店的经营者想说一下我的看法 我们有一家店是以卖水果为主的,面临很大的一个竞争对手是地摊商家,不管你卖什么品类的产品路边都是一车一车的,都卖的非常便宜,你也不能说人家东西就肯定不如你的好,至于选品什么售后这些和我们的标准肯定是不一样的,但是人家生意也不差,很多人认准了地摊就是便宜,会分走很多的客流,所以我们有时候没办法,也要派员工去一起摆摊,卖便宜的价格,只为能吸引一些客户 还有一种是各个小区的团长,相信所有小区都有团购群,各种团长卖的风生水起,产品涵盖方方面面,吃穿住行什么都卖,别人足不出户手机上都买完了,来你店里干嘛?当然我们也在做团购,但是我们成本就高多了 你说摆摊的,团购的有错吗?都没有错,都是为了生存,国家也鼓励地摊经济,这种现状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改变 另外就是各个大平台,抖音,美团,多多这些,现在是买什么都给你很快送到家,而且便宜的不是一点半点,我们也加入过这些平台,但是除了卷价格没有太好的引流方式,如果不想降品质,又拼不过价格基本上也没有什么效果 而且现在各大平台也在布局社区团购,我们附近开了一个盒马的前置仓,说白了就是一个小型的盒马超市,我去逛了一次,感觉就是方圆5公里内的什么生鲜店,蔬菜,水果粮油趁早关门大吉,你拿什么和人家卷,品牌效应你有吗?产品渠道比得了吗?卖的价格更不用说了,你有钱烧吗? 最最重要的一点,实体店高昂的房租是目前小实体老板们面临最大的困难,有多少小老板是因为高昂的房租不得不关门的,有多少店是换了一批又一批,多少创业人辛辛苦苦积攒的钱都被开店烧完了,然后没办法又去送外卖跑滴滴还债 当然我不是抱怨什么,只是描述当前所面临的现状,想振兴实体经济确实是任重道远,但我始终还是相信我们会越来越好,还需要时间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纪录美好生活 #日常分享 #上热搜
00:00 / 02: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5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4
00:00 / 03: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53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5: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56
00:00 / 03: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20I3年以前,阳泉市的商业中心 依然是下站地区的兴隆街一带,虽说滨河早已在09年建成并开业,但确定它龙头定地位的时间,是经过了五六年的发展和巩固后才确定的。 从地理位置上讲,滨河和兴隆街相距并不远,也就是隔着一条河的距离,实际上还是属于一个商圈,只是主次有些分明点罢了。 09年开通后的北站,给市民们泼了一头凉水,2000年后开通的东站,照样是给市民们泼了一头雾水,它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接下来的城市规划,还是一路向北规划和扩展,先是建了万达和奥莱,接着中心医院,正在建设当中,气派不小,蓝图宏伟 。然而纵观一下阳泉的现实状况,有没有后劲儿持续的跟进呢 ! 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支柱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扩大,离不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而阳泉的现状,却是与其相反,背道而驰的。 人口在不断的流逝,而且走了的主要还都是年轻人,大部分走出去的年轻人,所选择的终极目标就是不再回来了。留下来的是一些退休的老人和上学的孩子们,外来人口的涌入,寥寥无几。 在以前的视频当中,我曾明确地指出,向北发展,需要继续向北延长10公里,人口再增加20万,不然的话,向北发展只能是个设想。 北站的教训,东站的反思,现实的落寞,足以唤醒人们一种新的认知:在当前这种大环境下, 努力的维持好现有的状况,就是相当不错的了。 在一个没有外来人口流入的城市里,发展是没有基础的,北站和东站摆设在哪里,已经做了很好的回答……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8
00:00 / 02: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