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䖝二4天前
陶鹰鼎是新石器时代后期仰韶文化(距今7000——5000年)的陶器珍品,1993年作为中国申奥时的“文化使者”赴瑞士展出,2002年入选国家文物局公布的《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以下是详细介绍 : - 基本信息:1957年出土于陕西省华县太平庄一座成年女性墓葬,由泥质黑陶制成,高35.8厘米,口径23.3厘米,最大腹径32厘米。 文物故事:1957年,陕西华县太平庄农民殷思义在地里犁地时,犁头突然撞到硬物。他以为是石头,挖开浮土后,却挖出一件造型像鸟的光滑陶器。由于缺乏文物认知,殷思义没把这件灰黑色陶器当回事,只是随手将挖掘时碰掉的碎陶片埋回原处,把完整的陶器带回了家,当成盛放饲料的鸡食盆用了近一年。1958年,为配合黄河水库工程,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师生组成考古队,到华县开展仰韶文化遗址的抢救性发掘,同时向村民宣传文物保护相关知识。殷思义听到宣传后,猛然想起自家那个用来喂鸡的奇特陶器,于是主动把它抱出来交给考古队。经考古队后续勘察溯源,确定它出自附近一座仰韶文化时期的成年女性墓葬。这件陶器凭借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轰动考古界,后来被命名为陶鹰鼎。还在2002年入选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 造型特征:采用伫足站立的雄鹰造型,鹰喙尖锐呈钩状,鹰眼圆睁,头部造型逼真传神。腿部肌肉发达,显得健劲有力,尾部着地,和两腿刚好构成三点,使器物能够摆放平稳。鼎口设置于背部与两翼之间,紧密结合似背抱状,将鼎形器物特征与鹰的动物美感融为一体。 - 文化价值:它是原始艺术与实用功能结合的典范,表明新石器时代后期的人们不仅擅长彩绘图案的创作,在塑造形体方面也有很强的实力。同时,以陶鹰鼎为首的动物造型陶塑开启了商代鸟兽形青铜器造型之先河。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