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20
00:00 / 04: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45
00:00 / 03: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4: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76
00:00 / 04: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 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释义与解读: 这段话的意思是: 有人对孔子说:“您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呢?” 孔子回答说:“《尚书》上说:‘孝啊,唯有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把这种风气影响到政治上去。’这就是参与政治了,为什么一定要做官才算从政呢?” 生活感悟: 先把自己活成“好环境” 孝与友在今天不必照搬古代礼制,核心是“把最亲近的人照顾好,不给他们添堵”。夫妻不冷战、亲子不咆哮、兄弟不翻旧账,一个家就能少消耗一份社会成本:少一个报警电话、少一桩房产官司、少一个流浪少年。家庭是社会的“最小治理单元”,把它理顺,就是给政府“减负”。 2. 把“私德”变成“公德外溢” 你在家不吼孩子,出门大概率也不会对快递员吼;你对父母有耐心,对同事、客户、网友就多一分余地。这些微观行为像“小石子投进水面”,波纹会一圈圈荡到公共领域。现代研究称之为“道德溢出效应”(moral spillover)——社区里一户人家常年垃圾分类,邻居的违规率会下降 20% 以上。孔子说的“施于有政”,今天可以理解为“你的良好私德就是降低社会交易成本的隐形之手”。 3. 别把“参与公共事务”窄化成“考公、当大 V、上街举牌” 管好自己、带好小家、影响身边人,本身就是“微政治”。程序员把公司代码写干净,减少用户数据泄露;老师公平对待每个学生,就少一个“问题少年”;自媒体不标题党,就节省千万人的注意力。这些看似“没参政”,其实都在重塑公共规则。 一句话总结: “为政”不是权力大小,而是责任半径。 把责任半径先画到父母、伴侣、孩子、同事、邻居,再谈改变世界,顺序才不会乱#论语遍地开花#记录我的生活 #国学文化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80
一样。 二十一、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 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今 译 有人问孔子:“先生为何不从事政治工作?”孔子说:“《尚书》说:‘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必能友爱兄弟,将孝顺、友爱的道理和精神,传布给当政的人。’这也算是从政,何必一定要自己当官才算从政呢?” 引 述 孔子对于从政的态度,一向是“为行道而不求俸禄”。意思是为了行道的方便,可以从政。否则单纯为了俸禄,不如退隐,还可以想办法影响从政的人。作为社会公正人士,从某种角度来看,也和自己从政一样。 从政如果是立功,那么宣扬为政的道理和精神,可以算立言。这两者的功效,对老百姓具有同等的贡献,所以孔子人为从政与不从政,并没有什么不同。 生活智慧 (一)有机会从政,替老百姓服务,当然是好事情。如果没有机会,也不必强求。扮演另一种角色,传播为政的道理,也是一件好事,同样有价值。 (二)为政时要多听为政的道理,才能够集思广益,多多了解民意,为人民服务,而造福社会人群。也就是善尽自己的职责,以期问心无愧。 (三)为政的道理其实和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息息相关。把这种和家人相处的道理,扩大到治理国家,其原理、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
00:00 / 02: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15: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4: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12: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4: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4: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