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D教学目标设计模型 现在很多老师在备新教材时,其实都卡在了同一个地方——我们只停留在第一个层次,只想清楚“学生要知道什么”,而没有继续往下想“学生要理解什么”“能做什么”。这也是为什么,同样一节课,别人能上出深度,我们却总觉得浅。其实,背后的关键就在于——我们有没有真正按照 KUD 模型 去思考。 KUD,是新教材教学目标设计的底层逻辑。 它帮我们从“知识导向”走向“理解导向”,让课堂不只是“教完”,而是“学懂、学会、学能用”。 ✨ 第一个层次: K — Know(学生要知道什么) 这是最基础的层面。 它包括学生需要掌握的事实、词汇、规则、知识点。也就是学生要能“说出来、记得住”的内容。 但如果课堂只停在这一层,学习就会停留在“记忆”的层面。 ✨ 第二个层次: U — Understand(学生要理解什么) 这是新教材强调的核心。它关注学生能否形成对知识的理解,明白学习的意义,建立概念之间的联系。只有学生理解了“为什么学”,课堂才真正有深度。 ✨ 第三个层次: D — Do(学生要能做什么) 这是KUD的落点。它关注学生是否能把所学内容迁移到真实情境中,通过语言去表达、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能“做出来”,才说明真正学会了。 💡 小结一下: K 解决“学到了什么”, U 解决“明白了什么”, D 解决“能做什么”。 而这三层,正是新教材的设计逻辑。如果我们能在备课时同时思考“知道、理解、能做”,那课堂就不只是知识的堆叠,而是一次真正的学习建构。 #小学英语新教材[话题]# #小学英语教学干货[话题]##英语教学理论[话题]#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话题]# #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6: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27
00:00 / 00: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13: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17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13
00:00 / 03: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