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1
人工智能领域武汉顶尖科学家数量全球第六 近日,北京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全球城市人才黏性指数报告2025》。在人工智能领域高产出、高被引科学家数量中,武汉排名全球第6。 这份报告对全球125个城市进行评估,基于Dimensions数据库,根据论文发表数量、被引用次数、论文篇均引用量等指标,筛选出了人工智能领域高产出、高被引科学家。科学家数量排名前十的城市为:北京(54人)、香港(22人)、伦敦(21人)、上海(19人)、成都(19人)、武汉(17人)、西安(16人)、新加坡(16人)、广州(15人)、长沙(15人)。 报告还认为城市人才黏性与人工智能科技表现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那么,什么是城市人才黏性?两者又有何关联? 北京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政策理论部副部长、《全球城市人才黏性指数报告》执行负责人李重达介绍,以往的人才观念,是把人才作为资源要素进行配置,强调的是城市对人才的吸引作用,而城市人才黏性,强调的是人才对城市形成的归属感,城市不仅要把人才吸引来,还要为人才提供服务保障留住他们。“这背后是城市管理者、政策制定者对人才观念的变革,把人才从过去的资源要素配置转化为通过改善人才发展生态,让人才留在城市。” 今年是这份报告首次进行人工智能领域城市排名。李重达说,人工智能技术在近年发生突破性变革,技术的进步是由顶尖科技人才引领带动的,这些高层次人才分布在哪些城市,就会带动所在城市进行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结合全球城市人才黏性指数2025年综合排名结果,全球排名前30的城市,创造了约40%人工智能科技成果。 如何界定人工智能领域顶尖科学家?“一个是产出高,另一个是引用高。”李重达解释,产出的科研成果数量高固然重要,但如果没人关注,就只是一个普通成果,如果被引用量高,说明这项成果是有代表性、有含金量的。 武汉的17位人工智能领域高产出、高被引科学家,分布在华中科技大学(8位)、武汉大学(2位)、武汉理工大学(2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位)、华中师范大学(2位)、湖北大学(1位)等。比如,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伍冬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脑机接口、机器学习、智慧医疗、情感计算;来自武汉大学的王峰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优化与机器学习、金融信息处理。 “通过排名和数量可以看到,除了第一名北京优势突出,其他城市彼此差距不大,这也意味着各个城市竞争激烈。” #强烈推荐 #航拍 #武汉#科技#人工智能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7
00:00 / 02: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3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
来自大江大湖大武汉科技压迫感!世界光谷科技再次闪耀全球! 签约超80亿!华科大校友集体重仓光谷,校长尤政:共建世界名校,共创世界光谷 武汉是实力雄厚的经济重镇、动能澎湃的创新重镇、底子厚实的产业重镇、九省通衢的枢纽重镇、历史悠久的人文重镇,近年来城市地位不断上升,功能定位日益拓展,多重战略机遇叠加,高质量发展呈现新气象。当前,我们在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力打造全国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全面建设现代化大武汉。 华科大校友集体重仓光谷, 周云杰、黄立等喊话校友企业家加大投资 11月15日,华中科技大学第十七届企业家(武汉)大会在光谷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华科大校友及师生代表共1500余人参会。会上,36个由华科大校友企业投资及合作的项目签约,签约金额达150亿元,其中8个项目落户光谷,投资金额超80亿元。 一批校友项目落户光谷 研发新一代信息技术 此次签约落户光谷的项目包括华云智慧全国总部、华威科柔性智能传感研发与中试基地、微环控半导体装备微环境控制研发总部基地等,主要面向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领域,研发“光芯屏端网”新一代信息技术。华科大企业家喊话: “加仓”武汉,扎根光谷 现场,华科大企业家纷纷喊话,呼吁齐聚武汉、扎根光谷,加大创新投资。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云杰说,他在华科大度过了最美好的4年时光,对武汉积累了深厚的感情。相信如果各校友企业齐心投资武汉,武汉将朝更快发展目标进发。 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表示,他和家人都毕业于华科大,华科大企业家精神一直激励着他在光谷干事创业。目前公司已建立起覆盖红外传感、激光通信、人工智能等多领域的7000多人研发队伍。期待更多华科大学子在光谷干事创业,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会上,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表示,将积极融入世界光谷建设,打造光谷创新园区,争创光电子领域国家实验室,形成环华科大创新发展带,共建世界名校,共创世界光谷,服务湖北未来产业的培育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壮大。 信息来源:中国光谷 #航拍 #光谷#武汉#上热搜 #湖北dou知道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