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00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东风着陆场紧急禁航!神舟二十号返航进入倒计时! ##上热门 2025年11月14日,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着陆场拉响紧急禁航令,16时20分至16时50分的精准窗口期内,所有空域活动全面暂停。这一史无前例的禁航举措,标志着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返航任务已进入最后倒计时阶段,中国航天正以最高标准迎接三位航天员平安归来。 太空碎片撞击:返航计划一波三折 原定于11月5日返航的神舟二十号,因遭遇太空碎片撞击被迫推迟。这片直径仅数毫米的碎片以每秒数公里的速度撞击飞船,其威力堪比小型爆炸。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果断启动应急预案,对飞船进行全面检测评估,同时启用“一发一备”机制——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及运载火箭已在酒泉严阵以待,确保航天员生命安全万无一失。 科学实验与国宝文物:太空使命圆满收官 自2025年4月24日进驻空间站以来,陈冬、陈中瑞、王杰三位航天员完成四次出舱活动,创下中国航天员单次任务出舱次数纪录。其中,陈冬累计完成6次出舱,成为执行出舱任务最多的中国航天员。他们还开展了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物理等领域的20余项实验,并首次在太空培育出“升级版”太空菜园。更令人振奋的是,编号为B的第二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将作为国宝级科技文物随飞船返回,这件创下“4年20次出舱”奇迹的航天服,承载着中国航天技术的突破性成就。 生死时速:返航全程惊心动魄 返航过程中,飞船需穿越被称为“死亡走廊”的黑障区,期间与地面完全失联,完全依靠自主导航。在约10公里高度,主降落伞将分三级展开,最终将飞船速度从百米每秒降至数米每秒。距离地面1米时,反推火箭点火实现软着陆。东风着陆场已开展多轮全要素实战演练,空中搜救、地面处置、医监医救等系统全部就绪,确保“舱落机临人到”。 此刻,全球目光聚焦东风着陆场。这场关乎生命安全的太空返航,不仅是中国航天“安全冗余”原则的生动实践,更彰显了“生命至上”的永恒信念。无论最终采用载人还是无人返回方案,中国航天都将以最严谨的态度,为三位航天员铺就一条平安归途。
00:00 / 03: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7
00:00 / 01: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8
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2025年11月14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消息,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今天乘坐神舟二十一号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 消息称,目前,神舟二十号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状态良好,着陆场及各参试系统正在紧锣密鼓做好迎接他们回家的各项准备。根据计划安排,后续将择机发射神舟二十二号飞船。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于2025年4月24日发射,至今已在轨运行超过200天。此前在11月5日上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在官方微信公众号通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疑似遭空间微小碎片撞击,正在进行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健康安全和任务圆满成功,经研究决定,原计划11月5日实施的神舟二十号返回任务将推迟进行。 按照最新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乘坐神舟二十一号飞船返回地球。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于2025年10月31日23时44分发射升空。11月1日4时58分,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驻“天宫”,与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完成了第7次“太空会师”。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11月11日曾介绍,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返回任务推迟后,工程秉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原则,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和措施,组织对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全面进行仿真分析和试验及安全性评估,研究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返回实施计划,各系统严格按流程开展各项测试和联调联试,组织关键产品状态判读和质量确认,着陆场正在开展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返回综合演练。各项工作按计划有序稳步推进。 “目前,空间站组合体状态正常,具备支持两个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能力。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工作生活正常,正与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共同开展在轨科学实(试)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表示。 我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后,神舟飞船滚动备份已实现“一年两艘”常态化发射。自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开始,我国开创了天地结合的应急救援任务模式,即携带两艘飞船进场,由一艘飞船作为发射飞船的备份,作为遇到突发情况时航天员的生命救援之舟。根据系统神舟队伍采用“滚动待命”策略,在前一发载人飞船发射时,后一发载人飞船在发射场待命,并具备8.5天应急发射能力以实现太空救援的能力。
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