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0
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6: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阿诺2月前
“马踏飞燕”就是在雷台汉墓出土1983年被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武威雷台 雷台汉墓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北关中路272号,是东汉晚期的大型砖石墓葬,因出土国宝级文物“马踏飞燕”而闻名###。 雷台是古代祭祀雷神的地方,为前凉国王张茂所筑灵钧台,因台上建有明代天顺年间的雷祖观而得名。1969年,武威当地农民在挖战备地道时发现了雷台汉墓,据马俑胸前铭文记载,此系“守张掖长张君”之墓,约在186—219年之间。1983年,雷台汉墓被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雷台汉墓共有两座,均建于夯土筑成的土台(雷台)下。1号墓为夫妻合葬墓,规格较高,墓门向东,由长斜坡墓道、甬道、前室(附左、右耳室)、中室(附右耳室)、后室组成,墓室总长19.34米,条砖砌筑,覆斗顶,藻井方砖绘大型莲花图案。2号墓形制与1号墓相似,只是规模不及1号墓,且无耳室。 雷台汉墓出土有金、银、铜、铁、玉、骨、漆、石、陶等文物230多件,古钱币3万余枚。其中最著名的是铜奔马,又称“马踏飞燕”,高34.5厘米,长40.5厘米,后腿右足踩一飞鸟,三足腾空,长尾翘举,造型奇特,合乎力学平衡原理,是青铜艺术的极品,1983年被定为中国旅游标志。此外,还出土了铸造精致的铜车马武士仪仗俑99件等珍贵文物。 雷台汉墓是研究东汉晚期历史、文化、艺术、军事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其出土的文物不仅展现了当时高超的工艺水平,也反映了汉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00:00 / 14: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