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杳杳思迟迟,深院无人柳自垂。”这两句意思是说,离开政治中心后,总是茫然无所适从,连思想都变得呆迟。在这深院中,只有杨柳和“我”相伴。这是写“夏日之心情”。诗人的心情是低落的,“杳杳”与“迟迟”,都透露出内心的慵懒与无精打采。就连找个说话的人都没有,陪伴诗人的只有孤零零地一棵垂柳。这种落寞,与他在宰相位置上有着天壤之别。那时候,必定是门庭若市,必定车水马龙,可如今一旦失势,早已门可罗雀,人迹罕至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权力也是一样,有权有势,远亲来认,无权无势,无人问津。这种对比,很好地写出了社会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人走茶凉。 “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时。”这两句是说,日暮时分,听到长廊上的喃喃燕语,一场微雨,使人觉得有几分凉意,原来正是麦秋时。这是写“夏日之景色”。 好在诗人毕竟做过宰相,其胸怀格局还是不一样的。他没有一味沉沦在颓废落寞中,而是从燕子歌唱与麦子成熟,看到了生命的光芒。内在的希望,总归在稳定的自我,丰盈的精神,强大的内核。这些景物的生机勃勃,都给诗人一种死灰复燃的感觉。毕竟,活着不应该颓废等死,而是应该顺其自然,去做一些有趣的事情。 希望,总是孕育在努力之中,即便目前处于困境,也不要放弃自己,坚定不移地保持乐观心态,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就一定会迎来新的转机。#夏日 #寇准 #每天跟我涨知识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欣赏古诗。这首诗是欧阳修因上书为范仲淹鸣冤而遭贬谪,在赴夷陵途中所作。此时正值深秋,诗人目睹南飞大雁,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以雁自喻而抒怀,表达被贬的凄凉与对未来的迷茫,抒发悲愤情怀。 诗意:深秋云空里的征雁飞落在水间栖息,它们一路躲避猎人短箭,早已精疲力尽,羽翼衰微。雁儿啊,同是过客的我们,在此相遇,请不要匆匆辞我而去,让我们一起结伴向南飞去吧。 作者在仕途迁徙之际作的这首诗,全篇以征雁自喻,首句用“云间”“水间”的对比凸显迁徙之苦。次句“矰缴方多”直言生存环境的险恶。后两句将江湖羁客与迁徙大雁类比,以“莫辞伴我”的恳切口吻,既是对同路者的慰籍,也是自我精神寄托。全诗语言质朴却蕴含深意,通过候鸟南飞的自然现象,巧妙投射出士大夫阶层的宦游心境。 诗中“征雁”意象具有多重审美维度:首先象征季节性的迁徙对应人生漂泊,其次“矰缴”暗含官场倾轧;“羽翼微”既写实候鸟特征又暗含力量单薄。对比杜甫“雁引愁心去”的物我关联,顾阳修更强调人与雁的同病相怜。第三句“同是客”构建起生命共同体的认知,末句“更南飞”的递进式表达,突破传统鸿雁意象的悲秋范式,呈现出宋诗特有的理性精神。全篇四句三层转折,达到“言近旨远”的艺术效果。 #每天古诗词 #扬我中华文化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7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重读我的宝藏课本 #原创视频 #每日分享 #传统文化#人生感悟 陆游《书愤》浅注·赏析: 该诗是诗人62岁闲居乡中时所作,满含壮志未酬的郁愤之情: 原文与浅注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释:①那:同“哪”。②世事艰:指抗金大业屡遭破坏,推进艰难。③楼船:高大有楼的战船。④瓜洲渡:今江苏邗江南长江边,当时江防要地。⑤铁马:披铁甲的战马。⑥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当时宋金西部边界。⑦塞上长城:喻指能守边的名将,化用檀道济自比“万里长城”的典故。⑧衰鬓:年老疏白的头发。⑨出师一表:诸葛亮北伐前写的《出师表》,尽显北伐决心。⑩伯仲:喻指不相上下。 全诗赏析 1. 首联:忆往昔,抒愤懑开端。开篇追忆年轻时北望中原、渴望收复失地的豪情,那时满心都是报国之志,根本没料到抗金之路如此坎坷。一个“那知”满含懊悔与无奈,为全诗的“愤”奠定基调。 2. 颔联:绘战景,藏今昔对比。这两句是千古名句,概括了诗人亲历的两次抗金战事。雪夜中宋军战船在瓜洲渡御敌,秋风里战士骑着铁甲战马在大散关厮杀,两组意象勾勒出壮阔的战场画卷。昔日的英勇征战,与当下赋闲乡中的境遇形成强烈反差,满是壮志难续的辛酸。 3. 颈联:叹现状,写壮志难酬。诗人曾以“塞上长城”自许,立志捍卫国家,可现实却是壮志落空。如今对着镜子,只能看见自己早已斑白的鬓发。一个“空”字道尽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把半生奋斗无果的悲愤体现得淋漓尽致。 4. 尾联:借典故,明报国初心。诗人借诸葛亮《出师表》的典故,既推崇诸葛亮北伐的忠心与决心,也暗讽南宋朝堂上主降的庸碌之辈。同时表明自己即便年老,恢复中原的爱国热忱也始终未改,将个人郁愤升华为对家国的深切牵挂。
00:00 / 02: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3
妍朵2周前
此时我想起这首诗。它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袁枚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世称随园先生,是性灵派诗人的代表人物。主张写诗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为了更好的了解这首诗,来看一下诗中的重点字词。苔指苔藓植物中较低等的类群,多生于阴暗潮湿之处。青春指苔藓富有生机的绿意。也这里是也要的意思。下面学习一下这首诗的内容。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点明苔花生长环境的恶劣,在一个阳光都照射不到的地方。苔花却顽强的生存了下来,展现了生命的活力。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两句说,虽然苔藓的花只有米粒一样大,但是他并不自卑,也会和牡丹一样绽放。这样把苔花与米粒和牡丹做对比,更加突出了苔花生命力的顽强,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牡丹有牡丹的热闹非凡,苔花有苔花的安然自在。我们也要和苔花一样,即便身处逆境,也不要自甘堕落,要努力绽放自己。苔是一首咏物诗,语言质朴但寓意深刻,写出了苔花旺盛的生命力和随遇而安的闲适安然,启示我们要和昙花一样,尽自己所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何尝不是那朵苔花啊……世上的牡丹花毕竟是少数、可能我们绽放时无人问津、我们不是为谁而盛开、而是要对得起哪位创造者。绽放吧宝贝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砥砺前行、未来可期💪💪💪💪💪加油宝贝们🌹🌹🌹🌹🌹🌹🌹
00:00 / 01: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