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6
00:00 / 05: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76
00:00 / 05: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9
当孩子打碎杯子后,你的反应决定他的一生|90%父母都做错了🌟 “啪嗒——!”孩子玩球打碎了你最爱的杯子,愣在原地快哭了 这时,你会怎么做? 错误做法:“跟你说过多少遍!就是不听话!”(恐惧式指责) 正确做法:“妈妈也很难过,但更庆幸你没受伤。来,我们想想怎么避免下次这样?”(引导式沟通) 真正的教育,藏在你的第一反应里 场景还原:打碎杯子后的两种结局 案例:男孩豆子玩球打碎妈妈珍藏的茶杯,害怕到快哭出来。 常见错误处理: 怒吼:“又闯祸!就知道你不长记性!” 后果:孩子学会“隐瞒错误”“讨好父母”,而非真正反思 正面管教心法: 共情替代指责 “妈妈确实很难过,这个杯子很有纪念意义”(表达感受,不攻击人格) 强调优先级 “但万幸你没受伤!东西坏了可替换,你安全最重要”(建立安全感) 转向解决方案 “我们一起收拾玻璃渣,下次怎么玩更安全?”(把犯错变学习机会) 3步把“犯错”变“成长密码” 1:接纳情绪,瓦解恐惧 2:引导复盘,而非替ta解决 3:赋予“补救”的仪式感 警惕!90%父母踩中的“划清界限”陷阱 当孩子犯错时,很多父母会脱口而出: “我早告诉过你!” “为什么总是不听我的!” 真相:这其实是父母在逃避监护责任,通过指责孩子来掩盖自己的无力感。 正向思维转换: 把“你又犯错”变成“我们一起来解决” 把“惩罚”变成“共同承担后果” 长期效果:这样沟通的孩子十年后有何不同? 1、责任感:遇事不推诿,主动寻找解决方案 2、抗挫力:把困难视为学习机会,而非自我否定 3、亲子信任:长大后仍愿对你说真话,而非隐瞒真相 案例:豆子经历“杯子事件”后,主动提议“以后我去没易碎品的地方玩球”,此后很少打碎东西 核心心法:教育是种关系,而非较量 当你把孩子的错误视为“麻烦”,ta学会隐藏; 当你把错误视为“共同成长的契机”,ta学会担当。 孩子的成长,始于你接住ta不安的那一刻 你曾如何将孩子的“犯错现场”变成“成长课堂”?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吧! #正面管教 #亲子沟通 #家庭教育 #犯错教育 #育儿技巧
00:00 / 02: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