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66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04
流驼庄村是定州市息冢镇下辖行政村,在定州的西南角,村名来由和历史简介: • 沙岗环绕说:流驼庄的名字源于过去村庄周围遍布沙岗,由沙土构成的土地适宜种植花生,因此地以沙子命名,被称为流驼庄。 • 王莽赶刘秀传说:新莽时期,王莽与刘秀在此交战,王莽使用法术用沙子覆盖刘秀,但沙子只出不进,在息冢南面留下了许多沙子,故而附近的村庄以此得名,流驼庄便是其中之一。 历史简介 • 早期历史渊源:与战国时期“息冢”的传说相关,相传战国时期,齐泯王强选韩丰之妻为妃,韩妻以在宫内修建七丈二尺高法台为条件,进宫后却在法台上跳台自尽,齐泯王将其远葬于中山国(今定州)境内,此地被称为“媳冢”,后简化为“息冢”,流驼庄在息冢附近,其历史也可追溯到这一时期。 • 明代移民与家族发展:明洪武年间,115世甄涛公弟兄三个从无极南流东院迁出,北行到定州北王宿村,数年后,其中两弟兄迁移到流驼庄,甄涛公弟兄成为流驼庄甄氏家族的始迁祖,奠定了流驼庄甄氏家族的根基。 • 近现代发展:流驼庄村以花生交易为主要经济来源,村北部设有全国知名的流驼庄花生市场,同时果蔬种植也成为其特色产业。此外,村内还设有息冢乡中学,为周边地区的学生提供教育资源。 #乡愁记忆 #我的老家在农村 #故乡的原风景 #村名由来溯源 #欢迎朋友的到来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8
八角井位于定州市北门街西侧,开凿于明代,井壁呈八角形,由特制琉璃弯砖砌成,工艺精湛。井口大如磨盘,井深无底,曾是定州“八景”之一。井上原建有八角亭,北侧还建有龙王庙,形成独特的古建筑群 。 历史事件与修复 上世纪60年代,八角井因城市改造被填平,地面文物损毁。2014年,定州市启动恢复工程,在原址重新挖掘古井,复建八角亭、戏台及休闲广场,打造为2400余平方米的市民文化公园,成为定州古城的重要文化地标 。   二、民间传说:黑龙镇压与仙缘守护 八角井的传说融合了神话与地方历史,核心情节包括: 黑龙作乱与龙王镇压 古时定州为一片汪洋,黑龙小妖兴风作浪,淹死百姓。东海龙王巡查至此,怒斩黑龙,以铁链将其锁于井底,并派西山灵芝仙子常年看管。井底的铁链象征对邪恶的镇压,龙王还在井旁建庙供奉仙子,祈求风调雨顺 。 灵芝仙子与地域福祉 另一版本提到,灵芝仙子原为女娲补天五彩石旁的守护者,因吸收日月精华孕育黑龙。其子被鹰吞食后,仙子化身守护井水,使定州免受水患,土地肥沃。井水与东海相通的传说,更赋予其神秘色彩 。   三、现实意义与文化价值 历史与科学的交融 八角井不仅是神话载体,其建筑本身也体现古代工艺。琉璃砖砌技术、八角形结构的设计,反映了明代水利工程的智慧。苏轼任定州知州时,曾以井水酿造“中山松醪酒”,留下诗酒佳话,增添人文底蕴 。 如今的八角井景区结合景观与休闲功能,设有戏台、广场等设施,成为市民文化活动的中心。其传说故事也被纳入定州旅游宣传,作为“千年古县”文化符号之一,吸引游客探索地方历史 。  
00:00 / 01: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0: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4
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