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3: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341
识听吗?马来西亚侨胞唱响北流山歌,这是解放前游子的乡愁暗号 【往年今日】-这段故事,发生在马来西亚文东玻璃口村,那里有一处广西#北流 人聚居村落,村子里最后一个会唱广西北流山歌的人叫张官金,他的父亲从中国下南洋,在文冬落脚,开垦山林,是第一代村民。2009年2月,记者张吉安前往这个村子,采访年近60岁的张官金。在村子里,张官金是大红人,村民家中喜丧摆宴,都会邀请他去唱一曲广西北流山歌。这一唱,就是40年。“每次他一唱,大伙都跟着一起哼唱,因为这不是一首简单的山歌,这是家的声音。”张吉安说。后来,他把张官金的故事写成文章刊登在《中国报》。他特地给张官金打电话,告诉他文章已经发表,并鼓励他继续唱下去。一周后,张吉安再次给张官金打电话,接的人却是他的儿子。他告诉张吉安,那天挂了电话后,张官金很高兴,立刻买了一份报纸。他一边上楼,一边读着自己的报道,走到最后一处阶梯时,不小心踩空,从高处摔下,当场昏迷。第二天凌晨,在医院宣告不治。张官金的儿子说,父亲为村人唱了40年山歌,却没有留下任何录音。他请张吉安把录制的音档传给他们,希望在出殡时,在灵车上播放张官金唱的广西北流山歌。后来,录制的山歌,跟随老人的灵柩,环绕村落,在老人生命的终点,有乡音为伴,大抵也是一种温暖的慰藉吧。。。#北流市 #广西 #华侨 #乡音乡愁 七八十年前,广西的北流、容县、岑溪等县的困苦百姓,来到马来亚后,因较广东、福建籍华侨为迟,又由于旧社会区域性封建帮派的排挤,加上初到异邦没有经商的资本等原因,惟有深入马来亚腹地出卖芳动力,从事重体力芳动,这就是为什么广西籍华侨、华人在马来西亚腹地各市镇人数较集中的原因之一,他们由辗转到彭亨文冬,在这里住了下来,当矿工、割胶工、种橡胶等。由于他们发扬了中华民族勤男俭朴的传统,和当地马来人以及粤、闽侨胞和睦湘处,为文冬的经济发展和山区的开发做出了贡献,原籍北流县隆盛高岭塘的陈生、原籍容县波里的张汉松,原籍北流县隆盛的周涤非(出生于文冬),出于对彭亨州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成绩,先后受封为彭亨州太平局绅.....
00:00 / 03: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21
00:00 / 01: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40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
00:00 / 03: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03
00:00 / 04: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