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t20064月前
国博后母戊鼎,于25.6 商后母戊鼎,又称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年代为商后期。1939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 其形制 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器厚立耳,折沿,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柱足,形制巨大,雄伟庄严。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足上铸有蝉纹,鼎耳外侧浮雕猛虎噬人纹,线条清晰,增加了威武凝重之感。腹内壁铸有“后母戊”三字,字体笔势雄健,形体丰腴。 铸造工艺为分铸法,鼎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装范浇铸而成。据推测,铸造这样一件巨鼎,至少需要数百名工匠协作完成。 该鼎的合金配比经光谱定性分析与化学分析的沉淀法所进行的定量分析,后母戊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战国时期成书的《考工记筑氏》所记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 后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反映了商代的宗教信仰、家族观念和礼制文化。 其造型庄重雄伟,纹饰精美神秘,展现了商代高超的艺术水平和审美观念,代表了商代青铜器的典型风格。 后母戊鼎的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是商代青铜铸造工艺的巅峰之作。 后母戊鼎是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被誉为“青铜器之王”,2002年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国家博物馆 #镇馆之宝 #商代 #后母戊鼎 #青铜器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01: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