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00:00 / 06: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89
00:00 / 02: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4: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恒星生命历程 #恒星诞生 #今日分享 #上热搜 #宇宙星系科普 恒星是怎么“诞生”的?一文看懂宇宙灯塔的起源 抬头仰望星空,那些闪烁的恒星是宇宙中最壮丽的天体之一。但你知道吗?这些“宇宙灯塔”并非与生俱来,它们的诞生藏着复杂的科学奥秘,科学界至今仍在不断探索。 一、关于恒星起源,曾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猜想 恒星是怎么来的?过去科学家们提出过很多假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两种对立观点: - “超密说”:来自神秘物质的爆炸 1955年,苏联天文学家阿姆巴楚米扬提出了“超密说”。他认为,恒星是由一种叫“星前物质”的神秘东西爆炸形成的——这种物质密度极大、体积极小,但它的具体性质至今没人能说清。不过,这个观点并没有得到多数科学家的认可。 - “弥漫说”:星际尘埃的“聚沙成塔” 目前更被广泛接受的是“弥漫说”。它认为,恒星的“原材料”是宇宙中低密度的星际物质——也就是漂浮在宇宙中的细小尘埃和稀薄气体。这些物质会在宇宙中聚集,形成像云一样的庞大结构,我们称之为“星云”。 二、星云:恒星的“摇篮”长什么样? 根据观测,星云主要分为两类: - 一类是被周围恒星照亮的“亮星云”,能直接被我们观测到; - 另一类是“暗星云”,它们自身不发光,还会遮挡背后的星光,形成宇宙中的“阴影区”。 其中最有名的暗星云,是猎户座的“马头星云”——它的形状像一匹披散着鬃毛的黑马的头部,因此得名,也是天文学家研究恒星诞生的重要目标。 三、一颗恒星的诞生,要经历两个关键阶段 别看恒星最终能稳定发光,它的“成长”过程漫长又复杂,主要分为“快收缩”和“慢收缩”两个阶段: 1. 快收缩阶段(几十万年) 要形成一颗像太阳这样的恒星,需要一个体积约900亿立方千米的庞大星云团。首先,星云会快速收缩,半径逐渐缩小到原来的1/100,平均密度提升1亿倍,最终形成一个又黑又浓的云团——这就是恒星的“雏形”,我们叫它“星胚”,星胚的中心会形成一个密集的核心。 2. 慢收缩阶段(数千万年) 快收缩结束后,星胚进入“慢收缩阶段”,也叫“原恒星阶段”。这时,星胚的温度会不断升高,当温度高到一定程度,它就会开始“闪烁”,宣告自己的存在,进入恒星的“幼年时期”。不过,这时候的恒星发光还不稳定,周围还裹着一层弥漫的星云物质,甚至会向外界抛射物质。 @抖音创作小助手 @抖音
00:00 / 03: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4
00:00 / 02: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