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3: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55
柠檬15天前
被娃问懵?这本嘴图鉴救了我 谁没被娃的“灵魂拷问”堵到语塞过? “蚊子的嘴是针吗?”“牛为啥吃两遍饭?”上次被问“变色龙舌头放哪”,我搜了十分钟百度——直到翻到长谷川真理子主编的《看!好大的嘴》,这位日本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校长,带着插画师岩间翠,把动物的“嘴”写成了“答案书”,娃抱着追着看,我终于不用瞎编了! 1️⃣这哪是图鉴?是“娃问啥答啥”的嘴盲盒 翻开书像拆惊喜,每个动物的嘴都藏着生存黑科技,娃问的全在这: - “蚊子的嘴是一根针吗?” 才不是!是6根针的“迷你工具包”——有的切皮肤,有的吸血,还有的注唾液(让血不凝固),堪称“吸血刺客”! - “牛为啥把草吐回嘴里吃?” 这叫“反刍”!草不好消化,牛先粗嚼存进胃里,休息时再细嚼一遍,给食物“二次加工”,把营养全吸收~ - “变色龙舌头咋能弹那么远?” 它的舌头比身体长2倍!根部有弹性肌肉,像橡皮筋突然弹射,黏住虫子就缩回来——这是“不靠近猎物”的隐身捕食术! 2️⃣比起背知识,它让娃学会“为啥是这样” 这书最绝的不是给答案,是偷偷装了“科学脑”: 1. 看见“奇怪”,先想“为啥” 娃看到“海星用嘴排便”,会主动问“它为啥不用屁股?”——书里说“海星身体结构简单,一嘴两用更省劲儿”,慢慢懂了“动物的身体,都是为了活着进化的”。 2. 小细节里藏着大聪明 以前娃只知道“变色龙会变色”,现在会说“它舌头长,是为了不靠近猎物被发现”——从“嘴”的功能,串起“伪装+捕食”的生存逻辑,观察力直接拉满。 3️⃣它让娃从“看热闹”变“找答案” 最惊喜的是,娃看完会追着问“还有没有动物用屁股喝水?”(书里真有!),甚至盯着家里的猫看“它的嘴能干嘛?”——比起硬塞知识点,这种“主动好奇”才是科普的终极意义。 毕竟,比起知道“牛会反刍”,更重要的是让娃明白:每个“奇怪”的身体部位,都是动物活下来的“超能力”。 如果你家娃也爱蹲在地上看蚂蚁、追着蝴蝶跑,这本《看!好大的嘴》真的能接住他的好奇心——把“嘴”变成钥匙,打开的是一整个“动物生存智慧”的世界。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3: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1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