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7
医案纪实系列之四 —— 一碗药的智慧:中医如何在感冒起跑线上“截停”疾病? 引子:一位母亲的清晨焦虑 “妈妈,我头疼,嗓子也不舒服……” 一个平常的早晨,李女士被7岁儿子磊磊(化名)的哼唧声惊醒。一摸孩子的额头,有些烫手,体温计显示37.2℃。回想昨晚,孩子踢球出了一身大汗,洗澡后没擦干就喊着冷跑了出来,睡前还吃了奶油泡芙和卤蛋……这一连串的“病因”让李女士心头一紧:感冒,还是来了。 和许多家长一样,她曾经历过孩子一病就发高烧、折腾好几天的煎熬。但这一次,她没有选择“再观察看看”,而是在清晨七点多,就果断地向中医老师求助。 一、 问诊寻因:拼凑生病的“拼图” 在详细的问诊中,老师像一位侦探,将孩子生病的全过程拼凑起来: 1. 外感风寒(诱因): 踢球大汗后,腠理(毛孔)大开,此时洗澡未擦干,风寒邪气趁机从体表(尤其是后背膀胱经)入侵。孩子出来后喊“冷”,正是身体感受寒邪的典型信号。 2. 内有积热(基础): 昨天下午的奶油泡芙、卤肉等食物,油腻且难消化,容易在体内积滞生热,为外邪入里化热提供了“土壤”。 3. 当前症状(病机显现): · 额头疼、嘴巴干: 这是邪气入里开始化热的明显表现,热邪灼伤津液。 · 喉咙痛、鼻子不通: 热毒上攻咽喉,风寒束表,肺气不宣。 · 低烧37.2℃: …… 篇幅有限,更多请关注JOY人生服务号发文。 本案例已获患者授权分享,为保障隐私,个人信息已匿名处理,原医案可在JOY人生服务号医案合辑查看) 【注:文中方药为个案配伍,请勿自行套用,体质各异,须遵医嘱】#中医 #中医养生 #儿童感冒 #流感 ·
00:00 / 02: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1
00:00 / 04: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
00:00 / 02: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