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古代小说?孩子提问不再慌,这套书是“外挂”! 我家孩子最近想写小说,而且还是古代的,他问我“古代人怎么起年号”“贵族结婚要拜什么”,这可把老母亲难住了,不过还好有这套《一看就懂的古代文化常识》,才算接住了孩子这‘十万个古代为什么,现在他也是一有空就翻开书认真地阅读。 这套书足足有10册,把古代文化拆成了10个具体维度,例如生活日常类的《服饰》《饮食》《住宅》《交通》,制度细节类的《日用品》《战争》《科学》《社会》,政权框架《王朝》,文化内核《典籍》,几乎把写古代小说要用到的“生活基建”全给铺好了。 如何写贵族祭祀?孩子本来只知道“摆供品”,书里却讲清了“太牢”是牛、羊、猪三牲,“少牢”缺牛,连祭祀用的礼器“俎”“豆”长什么样、怎么用都配了图,这下写出来的仪式感直接拉满,细节也变得真实可感。 “同姓不婚”的小细节也要注意!书里用诸侯国姓氏图讲周室姬姓不能与晋、卫等姬姓国联姻,得找姜姓(齐)、子姓(宋)。 “古代人一天吃几顿饭”?魏晋时期南北饮食差异已经明显,北方吃牛羊奶酪,南方嗜鱼鲜,张翰为莼鲈弃官的典故,既补了民俗又能当人物动机。 写宴饮场面时,别再只写“众人举杯”了,书中告诉你,商周的“尊”是盛酒器,有象尊、虎尊这样的“肖形尊”,而饮酒得用“爵”“觥”“斝”:爵有三足、前端有“流”(倒酒的槽),觥是带兽形把手的酒器。 写贵族女子的妆容,书里讲“花黄”不只是额间红点——魏晋时“花钿”能镶金嵌珠,做成鸟状、鱼状贴在鬓角;而南朝寿阳公主的“梅花妆”,是梅瓣落额留下印记后宫女效仿的。这下女主的妆容也变得具象化了,一定很美! 我都在书中深刻地记住了“沆瀣一气”、“莼鲈之思”、“洗尽铅华”、“脍炙人口”等这些成语的典故!这套书的知识点实在是太扎实了!用孩子能懂的对话、漫画把“文化常识”变成了“故事细节”,光是看看就能涨很多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童书推荐 #小学生写作 #历史启蒙#一看就懂的古代文化常识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3: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