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4: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3
00:00 / 02: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创作者中心 #创作灵感 #火箭发射 #登月 #中国空间站 2025年7月15日凌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夜色被一道亮光划破,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托举天舟九号货运飞船直冲苍穹,而更令人惊叹的是,火箭升空后在高空勾勒出一只巨型“太空水母”,这便是航天发射中罕见的火箭云奇观。 这种被称为“暮光效应”的美景,是科学与浪漫的完美邂逅。长征七号采用液氧煤油燃料,燃烧时会产生海量水蒸气,当火箭攀升至80千米左右的高空——这里气压仅为地面的十万分之一,温度低至零下八九十摄氏度——高温水蒸气在极端环境中迅速膨胀冷却,直接凝华为无数微小冰晶,构成火箭云的“物质骨架”。此时地面仍处昏暗,但高空冰晶已能捕捉到地平线下的阳光,“自下而上”被照亮的尾迹,在漆黑天幕下勾勒出清晰轮廓。 火箭云的“水母形态”藏着精准的物理逻辑:高层大气稳定,火箭尾流在水平方向扩散形成膨大的“水母头部”,下方未充分扩散的尾迹则化作细长“触手”;而火箭一二级分离时的动力变化,让尾流出现自然断点,更强化了这一灵动形态。这一奇观的出现堪称“天时地利”——需精准契合晨昏发射窗口、火箭燃料特性与高层大气条件,三者缺一不可。 从地面发射时的马赫环,到升空后舒展的尾焰“裙摆”,再到最终绽放的“太空水母”,长征七号的每一道光影变幻,既是人类探索宇宙的动力见证,也是大自然与航天科技共谱的浪漫诗篇。这抹划破夜空的璀璨,不仅定格了天舟九号奔赴天宫的启程瞬间,更藏着中国航天的硬核智慧与宇宙级浪漫。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7
00:00 / 04: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7: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