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探寻巢湖造船厂的岁月印记 巢湖造船厂 作为巢湖的工业的象征, 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 如今这座曾造出 远洋巨轮的老厂区 却在时代浪潮中褪去喧嚣 只余下斑驳的旧厂房 与沉默的船坞 诉说着产业兴衰的沧桑。 巢湖造船厂的起源 可追溯至 计划经济时代的 工业整合。 1978年 巢湖交通动力机械厂 与巢湖船厂合并 正式形成规模化造船能力。 依托巢湖市丰富的 长江岸线资源 船厂在改革开放后迎来腾飞。 2005年起, 巢湖市承接长三角船舶产业转移, 无为县二坝船舶工业园等园区崛起, 巢湖造船厂更成为技术升级的标杆。 通过与江苏科技大学的产学研合作, 船厂从内河货船制造 跃升至国际远洋船舶领域 3200马力的远洋拖轮 曾出口至新加坡、 巴西等国订单排至次年。 鼎盛时期的巢湖造船厂 厂区内焊花四溅、 机器轰鸣。 2010年数据显示, 巢湖市造船完工量 达60万载重吨, 工业总产值超31亿元, 占据全省近五分之一的 造船企业份额。 工人们以“精工造大船”为豪, 万吨级散货船、 海洋工作船在此诞生, 甚至参与中国船级社认证项目, 技术实力备受国际认可。 然而辉煌未能永恒。 随着全球造船业格局变化, 巢湖市船舶产业面临双重挑战。 一方面长三角地区 产业升级导致低端产能外迁 巢湖虽一度成为转移承接地 但技术迭代滞后的问题逐渐显现。 2010年后韩国日本 在高端船舶领域的竞争加剧, 而巢湖造船厂仍以散货船、 拖轮为主,未能突破大型邮轮等 高附加值领域。 另一方面环保政策收紧 成为致命一击。 2023年市经信委的现场检查显示 厂区存在雨污分流设施不足、 固废处理台账缺失等问题, 被要求限期整改。 此时巢湖造船厂已陷入停产边缘, 龙门吊锈蚀船坞积水, 曾经繁忙的轨道上杂草丛生。 员工安置成为难题, 今天的巢湖造船厂 已成为工业遗迹的缩影。 12路公交车仍以 “巢湖船厂”为终点站。 “锈迹不是终点, 而是另一种文明的胎记。” 江涛依旧,何处寻舟 巢湖造船厂的兴衰, 映射着中国制造业 从粗放扩张到精细化转型的阵痛。 它的故事不仅是 关于钢铁与订单的消长, 更是一代人奋斗记忆的封存。 当夕阳将船坞的影子拉长, 那些曾在此挥洒汗水的工人、 见证巨轮远航的市民, 或许仍在期待: 下一艘驶出巢湖的船, 将载着怎样的未来?#航拍最美家乡 #巢湖船厂#巢湖同城 #乡愁记忆 #工业遗迹 @最忆是巢州
00:00 / 01: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4
00:00 / 15: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2: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00:00 / 02: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8: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