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粒2月前
比电视剧还好看的历史书,越看越上头 读书,尤其是读历史书,是我们普通人提升眼界和格局的重要方法之一。 . 了解历史,我们才能从历史中找到社会运行的规律; . 多读历史,我们才能丰富自己的头脑看清事件背后的逻辑。 . 我读历史书这些年来,感觉心静了很多,心态平和了很多,对社会上发生的很多事情有了更深的认识。因此, 这次,我精选了五本比电视剧还好看的历史书,分享给大家🔑: . 📚1.《发现东亚》(宋念申) 在这本书里,宋念申老师教我们反PUA!我们东亚人的历史有我们自己的特点,我们是具有自主发展意识的地区,我们并不是闭关锁国的落后地区。后人不能用现在的意识形态去嵌套过去的政策选择。 . 📚2.《女主临朝:武则天的权力之路》(胡戟) 五十二载忍辱负重终成一代女皇, 三十一年临朝执政褒贬任人评说。 著名唐史学家胡戟先生长期致力于武则天研究,多年来,他一直力图还原被夸大被歪曲的历史,从而为我们揭开武后时代的层层面纱。 . 📚3.《季风之北,彩云之南》(杨斌) x就不能只写云南的历史,而是要把云南的历史放在传统的中原王朝、放在当代中国国家构建的大框架内。 云南对中国的关键贡献是它在中国人与中国国家演变成多族群实体这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而这,才是这本书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核心观点。 . 📚4.《士人走向民间-宋元变革与社会转型》(王瑞来) 宋朝时期科举规模明显扩大,大量中举的人才明显塞不进数量有限的官位。寒窗苦读十余载却被打了白条,该怎么办? 于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士人也不得不放下身段,向下兼容,寻找出路。至此,士人走向民间成为时代潮流。 . 📚5.《碌碌有为-微观历史视野下的中国社会与民众》(王笛) 著名学者王笛老师从微观的角度观察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关注普通群众创造的历史。 作者知识量惊人,人口资源、衣食住行、农业生产、文化礼仪、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均有涉及。这两本书能让你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及近代的社会风貌和运行状态。 #读书笔记打卡
00:00 / 02: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Ambrosius1周前
资治通鉴:从诸葛亮首次北伐看历史与现实的破局智慧 #每天跟我涨知识 #原创视频 ##创作人计划 #资治通鉴 建兴六年诸葛亮首次北伐,看似高光实则暗藏危机。其“扬声斜谷,实取祁山”如商业虚实博弈,但分散兵力暴露资源短板,街亭之败成转折。不过,此次失利也有隐形收获,既检验曹魏边防、树仁义形象,又重塑军纪。这启示当代人,要警惕“胜利者诅咒”,掌握止损艺术,重构失败价值。真正的强者不惧跌倒,而能将失败转化为破局契机,把挫折变为通向成功的垫脚石 。资治通鉴是历史智慧的宝库,有王朝兴衰,有人物沉浮;能观古人政治韬略,学为人处世之道,悟传统文化之美;虽时代变迁,其智慧永不褪色,可启迪思维,鉴古知今,让我们的人生走得更稳更远。学资治通鉴,明往昔兴衰之理;用历史经验,谋今朝兴替之方。大家好,欢迎收看上神语录,资治通鉴系列。 《资治通鉴·魏纪三》记载的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首次北伐,表面是蜀汉大军势如破竹的高光时刻,实则暗藏战略失衡的致命悖论。这场战役犹如一面多棱镜,折射出跨越千年的生存智慧,为当代人提供了破解困局的独特视角。 在人生的舞台中,能看见机会是本事,能创造台阶是智慧 一、胜利光环下的战略暗礁 当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归蜀时,史书轻描淡写地记下关键细节:"亮不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为先锋,而以马谡督诸军在前"。这个看似寻常的人事安排,实则暴露了资源分配的致命缺陷。正如现代企业获得融资后盲目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诸葛亮在祁山战场取得的局部优势,反而掩盖了兵力分散的战略风险。曹魏识破疑兵之计后,魏明帝曹叡断言"亮阻山为固,今者自来,破之必矣",揭示了完美策略随时间推移必然失效的规律。 二、虚实博弈中的三重镜像 诸葛亮"扬声斜谷,实取祁山"的战术,堪称古代版商业竞争教科书。赵云、邓芝的疑军如同品牌提前释放的新品概念,主力突袭祁山恰似突然收购产业链关键环节,三郡归附的连锁效应则堪比互联网裂变营销。但史书警示的"夫事未有不生于微而成于著者",在当代职场同样显现:当团队沉浸在项目初期成功的喜悦时,往往忽视了潜在危机。就像股市疯涨时散户盲目追高,蜀军上下弥漫的速胜情绪,最终在街亭之战中遭遇现实重击。
00:00 / 05: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18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3
00:00 / 02: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5
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