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
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看似简单却深刻的话题——如何爱上工作。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曾说:“要把工作做得完美,需要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靠自我激励、自我燃烧产生,而自我燃烧最好的办法,就是爱上工作。” 这句话揭示了一个关键:热爱是点燃工作激情的火种,也是成就卓越的起点。 从困境到转机:态度的力量 稻盛和夫的亲身经历完美诠释了这一理念。1955年,他毕业后进入一家濒临破产的公司——松风工业。公司连工资都时常拖欠,同期入职的同事纷纷辞职,稻盛和夫也曾抱怨甚至尝试离开,却因故未能成功。被“困”在逆境中时,他意识到抱怨毫无意义,决定改变心态:“既然无处可去,不如试着埋头工作。” 正是这一转变,让他从被动承受变为主动投入,最终在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环境无法改变时,态度的转变能重塑结局。稻盛和夫总结道:“人要有所作为,必须拥有自发性的热情,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喜欢你的工作。” 爱上工作的良性循环 如何从陌生甚至厌恶中培养对工作的爱?稻盛和夫提出了一个“良性循环”模型: 全力投入:即使最初不感兴趣,先专注做好眼前的事; 收获成果:努力会带来进展,哪怕是微小的成功; 获得正反馈:成果带来认可与自信,激发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例如,稻盛和夫在研究中为了节省时间,吃住在实验室,却因沉迷于突破而“不觉其苦”。他用“有情人相会,千里不过一里”的比喻形容这种状态:一旦热爱,艰辛便会化为乐趣。 成为“自燃型”的人 稻盛和夫将人分为三类: 自燃型:主动投入、创造价值的人; 可燃型:需他人点燃但可被带动的人; 不燃型:冷漠消极、阻碍团队的人。 要成为“自燃型”的人,需主动寻找工作的意义。例如: 记录成就:创建“成就档案”,收集奖励、感谢信等,在低谷时激励自己; 突破常规:尝试新方法或学习新技能,保持新鲜感; 建立深度关系:与同事互助合作,转化工作氛围。 工作的终极意义:修炼心性 稻盛和夫进一步指出,工作的价值远超越谋生。它是修炼灵魂、提升心志的道场。那些数十年如一日专注的工匠,之所以能成为“匠人”,正是因为工作磨砺了他们的品格。正如他所说:“人生是为提升心性而来,工作是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 结语 朋友们,爱上工作并非盲目妥协,而是主动选择一种更深刻的生命姿态。稻盛和夫的经#稻盛和夫#金手指胶带
00:00 / 03: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7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