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金刚经》第五品云,“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佛祖释迦牟尼的这一问题,直指人心深处最本源的疑惑——我们是否能够通过外在的形相,如佛的庄严法相,来真正认识并领悟佛法的真谛?在世俗的眼中,佛是慈悲与智慧的化身,其庄严宝相往往被视为至高无上的精神象征,引得无数信徒顶礼膜拜。然而,佛祖的提问,却是对这一普遍认知的一次深刻质疑与挑战。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须菩提的回答,简洁而有力,直接否定了通过外在形相来见如来的可能性。他深知,佛法的精髓远非肉眼所能见,更非任何外在形式所能承载。如来,作为一切智慧与觉悟的化身,其本质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是无形无相、无处不在的。因此,试图以有限的身相去捕捉无限的如来,无异于缘木求鱼,终不可得。 “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须菩提进一步阐释了为何不能以身相见如来的原因。他指出,如来所展现的身相,不过是随缘示现的幻相,用以教化众生,引导迷途知返。这些身相并非如来本身的真实面貌,而是根据众生的根性与需求而化现的方便法门。正如月映万川,虽处处皆见月影,然月非水有,亦非水所限。如来之身相亦然,虽现于世间,却非世间所能拘。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祖的这句话,是对世间一切相状最为透彻的洞见。在佛法的视角下,宇宙间的一切存在与现象,皆是因缘和合而生,无有自性,终归空寂。这些看似真实不虚的相状,实则是虚妄不实的幻象,如同梦幻泡影,触之即碎。因此,若能洞察到这一点,便能超越一切相状的束缚,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是修行的至高境界。当修行者穿透一切表象的迷雾,见到诸相背后的空性本质时,便等于见到了如来——那个超越一切相状、遍一切处的智慧与觉悟。此时,修行者不再为外境所动,不再为私欲所扰,达到了真正的内心平静与自由。这种境界,是言语无法完全描述的,唯有亲身经历者方能体会其中的奥妙与深邃。 我们从这段佛经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学会放下对外在形相的执着与追求,转而向内探索心灵的深处;学会以一颗平等无差的心去观照世间万物,不被任何相状所迷惑。如此,我们或许能在有限的生命旅程中,逐渐接近那个超越一切相状、永恒不变的如来境界。
00:00 / 02: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