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6: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1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1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新疆的坎儿井。#伟大工程系列。 坎儿井是荒漠地区特殊灌溉系统,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以下是关于坎儿井的介绍: - 历史渊源:坎儿井创始于西汉,《汉书·西域传》中就有相关记载。吐鲁番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修建,部分吐鲁番人还亲切地称呼坎儿井为“林公井”。 - 分布区域 :主要分布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哈密等地,尤以吐鲁番市具代表性,流布于亚尔乡、葡萄乡等广大农村地区。 - 结构组成 :一般由竖井、暗渠、明渠、涝坝四部分组成。竖井是长方形的,有出土、通风、采光等作用;暗渠是在地下开凿的渠道,用于蓄聚和输送地下水;明渠与一般渠道基本相同,横断面多为梯形;涝坝位于明渠的末端,用于储存引出的水。 - 工作原理 :吐鲁番盆地北部天山山脉的冰川融水进入地下后,顺着北高南低的地势形成自流井。人们从盆地地下水溢出带开始向上游水平掏挖暗渠,地下水不断渗入暗渠并沿渠流出,通过明渠引入涝坝,供生产生活使用。 - 文化价值:2014年,坎儿井开凿技艺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同年9月,坎儿井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它是新疆吐鲁番各族劳动群众创造的珍贵人文遗产,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调节小气候具有重要意义 。 坎儿井暗渠不依赖额外防渗措施,核心是利用天然地质条件锁水——多开凿在戈壁砾石层下的黏土层或亚黏土层,这类土层致密、透水性极差,能自然阻挡地下水渗漏。 同时暗渠施工时会顺应地下水位线,水流始终在土层孔隙中流动,且渠道内壁由原生土层或夯实的砾石贴合,减少了渗水缝隙。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