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6: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1
013年11月山东舰开工,2017年4月26日在大连造船厂下水,2019年12月17日于海南三亚某军港正式入列,标志着中国海军进入“双航母时代”,实现了从“改装”到“自主创新”的历史性跨越。 服役现状 自入列以来,山东舰通过持续技术升级和实战化训练,综合作战能力不断提升。2024年7月在菲律宾海一周内完成240架次战斗机起降,2024年10月与辽宁舰首次开展双航母编队演练,2025年4月参与环台岛战备警巡,展现出其具备全天候复杂气象作战能力和较强的实战化水平。 整体性能 • 基本参数:舰长315米、宽75米,满载排水量约6.5万吨,采用常规动力蒸汽轮机,最大航速31节,续航里程超7000海里。 • 雷达系统:配备346A型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突破400公里,可同时追踪数百个目标。 • 舰载机搭载:优化机库布局和甲板设计,舰载机搭载量达36架,包括歼-15T、歼-15DH、歼-35滑跃型等战斗机,以及直-18Y预警直升机、直-20F反潜直升机等。 武器系统 • 近程防空:装备3座18联装红旗-10近防导弹系统和3座1130型近防炮,红旗-10可拦截距海面1.5米以上的目标,1130近防炮在打击3马赫超音速目标时具有96%的毁伤率。 • 反潜武器:配备2座12管反潜火箭反射器,可对来袭鱼雷进行拦截和摧毁。 • 干扰装置:设有4座24管的多用途干扰弹发射装置,可干扰敌方雷达、导弹制导系统。 使用场景 •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在台海、南海等区域开展战备警巡和演习,如参与环台岛战备警巡和“联合利剑”演习,对企图分裂国家的势力形成强大威慑。 • 远洋作战与战略威慑:在西太平洋等远海区域进行常态化部署和训练,凭借舰载机的作战半径,可覆盖关键航道及第二岛链,对外部势力的干涉形成战略威慑。 • 海上护航与国际维和:未来可参与海上护航任务,保护我国海上贸易航线和海外利益,也可根据联合国相关决议参与国际维和等行动。 对国防建设的意义 山东舰的服役增强了中国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成为中国海军从“近海防御”向“远洋主导”转型的核心平台。它是中国军工自主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为中国海军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也为后续航母的发展和海军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提供了强大的海上力量支撑 。
00:00 / 03: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
00:00 / 04: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高志理4月前
郭晶晶问为何叫山东舰?权威解答来了! 2025年7月6日,霍启刚郭晶晶夫妇登舰参观山东舰,郭晶晶在体验枪械操作后,好奇发问:“为什么这艘航母叫山东舰?”这背后,其实藏着深厚的命名逻辑与历史意义。 根据《海军舰艇命名规定》,巡洋舰及两栖攻击舰以上级别舰艇,均以行政省和直辖市命名。山东作为沿海大省,不仅经济发达,更拥有中国首个航母基地,在海军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自然成为命名首选。 从历史维度看,1888年12月17日,北洋海军在山东威海刘公岛成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的诞生地。而2019年12月17日,山东舰在海南三亚军港正式交付海军,舷号“17”,与北洋海军成立日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既是对历史的铭记,也是对海军精神的传承。 山东舰的命名,还体现了命名逻辑的延续性。其舷号“17”紧接辽宁舰的“16”,保持了航母舷号的衔接有序。作为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的建造总量超过20艘超大型油轮,3000多个舱室、上万个零部件遍布全船,实现了从设计到建造的全面突破,标志着中国海军正式迈入国产航母时代。 如今,山东舰已成为中国海军的“流动名片”,其航迹遍及世界,将山东的形象带到全球。郭晶晶的疑问,不仅是对舰名的好奇,更是对海军发展历程的探寻。山东舰,正以昂扬的姿态,乘风破浪,守护着祖国的海疆!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