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2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64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
00:00 / 0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3: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3: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00:00 / 01: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8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Judy Ma5月前
贪嗔痴慢疑是佛学里面的五毒 这五毒 把人的所有烦恼和痛苦都说出来了 贪就是贪心的意思 贪财贪色贪吃贪玩 对外界有掌控欲 有索取心有高期待 都叫贪 嗔就是生气和愤怒的意思 你对人生有愤怒有仇恨有不满心 都叫嗔 痴这个词呢 有两个意思 一个是不聪慧迟钝目光短浅 另一个是瘾的意思 比如痴迷痴想 这些都叫痴 慢指的是傲慢 轻慢懒散无礼无尽怠慢 这些都叫慢 疑就是多疑猜疑怀疑不相信 佛学里面的这五毒使得人们障蔽 于是陷入自我迷失之中 看不清现实 修行就是去障碍和明心见性的过程 五毒把人所有的欲望烦恼 都说清楚了 为什么说佛学也是门哲学 那是因为 佛学里面讲的都是解脱之法 在客观层面 帮助我们看到烦恼的根源 帮助我们去完善自己 同时 帮助我们看到更多世界之外的东西 贪嗔痴慢疑 衍生的一切精神痛苦和生理痛苦 是因为有病因 还有病原 要摆脱痛苦 就要消业 也就是把因和缘都转化掉 贪嗔痴慢疑就是病源 所以佛学里面叫熄灭贪嗔痴 勤修戒定慧 都是非常客观的规律 打个比方说 一个女人天天想着占有老公 所以就向老公索取 掌控并且各种怀疑 这样的女人其实是非常痛苦的 因为她不安定 她会恐惧 害怕失去 她在拼命索取 她想要占有别人 这些都是痛苦的根源 他这个样子 别人是不可能真正爱上他的 没有人会喜欢紧绷着的人 没有人会喜欢爱索取 爱掌控内心没有力量的人 每个人都是希望被理解被包容的 每个人都是想要自由的 所以一个自身欲望重的人 不仅自己痛苦 会让对方也痛苦最后的结果就是 这个女人不仅会失去自己 也会失去别人 但只要她一转念 懂得把生命和外界所有人事物的相处 当做体验 而不是去占有 那就能放松下来 放下欲望 这样就会完全不一样 不仅他自己能安定 而且别人也会更加爱他 因为他有了清晰的自我 他有了生命的力量 有句话说的非常好 那就是烦恼即菩提 每一个痛苦的背面 都代表着需要打开的智慧 只要我们学会转念 能够看到自己和放松自己 那么你之前的欲望有多高 你后面的慈悲就有多强 你之前的沉滞有多重 你后面的领悟就会有多深 不要排斥自己的欲望 要学会引用欲望使自己得到成长 每个人的成长都像是酿酒 那些欲望 往往是我们成长路上必不可少的
00:00 / 03: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2: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末法叹》 释尊灭后法音微, 僧俗颠倒诤是非。 邪见纷纭迷浊世, 真修罕见道心违。 贪嗔炽盛良善退, 灾劫频仍众智微。 弥勒当来待曙晖。 解析 1. 释尊灭后法音微:点出末法时代的起点——佛陀涅槃后,纯正的佛法教诲日渐微弱,呼应“正法衰颓”的核心特征。 2. 僧俗颠倒诤是非:描绘末法时期“僧俗秩序混乱”的乱象,如“白衣上坐比丘处下”“比丘共诤讼”等景象,出自《法苑珠林》记载的“末法五乱” 。 3. 邪见纷纭迷浊世:对应“邪说混杂”的特征,众生被“五利使”等邪见迷惑,陷入“见浊”的困境,符合“五浊恶世”的描述 。 4. 真修罕见道心违:体现末法“修行难证果”的特点,纯正修行者稀少,多数人偏离佛法核心,与《法灭尽经》“真修行者稀少”的预言一致 。 5. 贪嗔炽盛良善退:刻画“烦恼浊”的社会风气——众生被贪、嗔、痴等烦恼支配,道德滑坡,善法渐退 。 6. 灾劫频仍众智微:呼应“劫浊”特征,灾害增多且众生智慧浅薄,对苦难缺乏警醒,贴合经典中对末法时代自然与社会异象的记载。 7. 弥勒当来待曙晖:收束于佛教对未来的希望——末法时代并非终结,众生可期盼弥勒菩萨降世开启新的正法时代,体现三世佛与弥勒信仰的内涵 。 #什么是末法时代#人生感悟#重生#觉醒开悟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