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8
00:00 / 0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很多人不明白什么是回避型人格,为什么有的人明明想要靠近,却总在对方走近时退后半步,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在经历了反复的情感失落或长期的求而不得后,心的外层悄悄长出了一道看不见的屏障,看得见世界的喧嚣,却习惯性按下静音键,当别人热情靠近时,他下意识后退的那半步不是冷漠,是他千百次预演过的自我保护,在我们的情感世界里,“回避型人格”说的从来不是冷漠与疏离,而是当善意靠近时,那份无法抑制的慌张,当对话深入时,那种下意识的沉默,当关系升温时,那个不由自主后退的脚步,他不嘶吼,不争辩,却让亲近的人感觉隔着一道看不见的封印,明明渴望旭日暖阳,却用孤独把自己安顿在了月亮的背面,人也变得格外安静,以前能坦然的接受赞美,现在却感到不安,曾经能自然的表达需要,如今先学会了预支失望,这不是薄情,而是用这种方式守护着那个脆弱的内心,习惯性的提前退场,习惯的用微笑代替回答,习惯的在别人离开之前先背过身去,不是不渴望,而是这颗心正在用他的方式学习重新呼吸,或许今天的你刚婉拒了一份炙热的关心,或许此刻的你正因自己的不合时宜而感到抱歉,但请记得你筑起的墙曾是你最坚硬的铠甲,如今你想拆或不想拆都值得被尊重。有人说一旦开始回避,就再也学不会亲近了,但其实不是学不会,而是你走过那段无人知晓的夜路,便拥有了独特的与世界相处的方式,你变得更敏锐,能洞察空气中最微妙的情绪变化,你依然心存温柔,只是把那份浩瀚的善意,换成了更持久更安静的方式,回避的修复从来不是强迫自己变得外向,而是理解并接纳那个想要躲藏的自己,不是强求热情,而是学会在舒适的距离里依然保持连接,你开始懂得可以保持距离,但不必切断所有信号,可以拥有独处,但独处不是永恒的孤岛,你依然是你,只是找到了一种与恐惧同行,却不被恐惧吞噬的智慧,你筑起的高墙曾保护过幼小的你,但现在的你已经比想象中强大,真正的靠近是能在另一个人面前安心的不知所措,回避不是缺陷,是你用独特的方式守护着对真诚的敬畏。所以如果你也正以这样的方式保护着自己,不必急,不必愧,更不必强迫自己立刻走出来,告诉自己,我明白你的不安,没关系,我在这里,我们可以一步一步按你的节奏来,就像含苞三日仍未开的花,不是不开,是在等自己的时节,愿你在自己的时区里找到最舒服的绽放姿态,愿你在每一次进退之间重新定义亲密、信任。可以从信任这份不信任开始,信任自己即使保持距离也依然值得被爱。#情感#情感共鸣 #情感治愈
00:00 / 04: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17: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47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37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