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我们与文字之间,总隔着一层透明的墙。 读“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只当是寻常写景;背“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也只为应付考试。我们熟练地在答卷上写下“思乡之情”四个字,内心却一片平静——那时的家乡,不过是放学后骑车就能到达的地方。 真正懂得杜甫与王安石,是在许多年后——当我们在异乡的深夜惊醒,望着窗外那轮同样明澈却无比陌生的月亮;当我们发现,地图上短短几厘米的距离,竟要用一年只能跨越一次的团圆来丈量。 原来,那些曾觉得抽象的情感,从来不是文字的苍白,而是我们生命的贫瘠。 我们与经典之间,隔着一层叫做“经历”的滤镜。它让一切模糊的情感变得立体,让平面的文字开始呼吸。 这让我想起,二十岁出头时,谁不曾怀揣着隐秘的骄傲?觉得爱情定是电光石火的传奇,事业必是一路繁花的征途。我们像未经世事的航海者,自信能轻易抵达地图上每一个迷人的彼岸。 直到生活开始展现它真实的质地。 爱情不只是心动瞬间的璀璨,更是相处中那些需要磨合的棱角,是激情退去后依然选择坚守的温柔。它不在于找到完美的“天选之人”,而在于与一个不完美的人,共同创造完整的可能。 事业也不总是一鸣惊人的剧本,更多时候是默默积累的长跑。那些看似平淡的日常、必须面对的挑战、无人喝彩的坚持——它们不是偏离理想的弯路,而恰恰是通往深度的必经阶梯。 这不是梦想的褪色,而是我们对生命理解的加深。 就像品茶,初尝只觉苦涩,待味蕾成熟,才能品出层次丰富的回甘。 那些年轻时觉得“老套”的道理——“水滴石穿”“厚积薄发”——在经历岁月的浸泡后,突然变得无比具体。我们终于明白,古人写的不是文字,而是他们用生命验证过的真相。 这不是命运早已注定,而是千百年的人心,终究走在相似的轨迹上。 当我们真正理解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从容,体会了“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复杂,我们便与历史上的无数灵魂建立起了连接。 那一刻我们恍然大悟:我们不是在书本中寻找答案,而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去印证那些跨越时空的共鸣。 那些曾经觉得遥远的诗文和道理,其实是生活早已准备好的礼物,只在合适的时机,为我们揭开包装。 所以,如果你现在读不懂某些文字,感受不到某些情感,不必着急。这不是你的问题,只是你与它们相遇得太早。 #ai#利用ai #纳比 #创作 #个人成长
00:00 / 05: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你见过1300年前的月光吗?它能照亮怎样的山河与思念?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月夜忆舍弟》 唐 杜甫 作于秦州) 安史之乱后,杜甫兄弟离散,杳无音信,他流寓秦州,即今天天水一带。正值白露月夜,戍楼鼓声和孤雁哀鸣,激发了诗人心中对兄弟的思念和忧虑。于是留下了千古绝唱《月夜忆舍弟》。 千年后,科技让诗魂重现,我们以科技为舟,邀您共赴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诗意陇原·天水》再启时空之旅。国家级非遗“旋鼓舞”的雄浑鼓点,与大地湾彩陶的远古纹路、神秘八卦交相辉映,直抵“羲皇故里”——甘肃天水(古秦州)! 武术博主天水人张含亮,扮作女侠,与AI诗圣杜甫,共赴一场跨越千年的月光邀约!引领着观众共同经历一次非遗、石窟、易理、诗情与美食的奇幻碰撞,共览古秦州今天水的新传奇! 监制:赵旭 刘湛 顾问:康震 王笑非 策划:刘晓晨 导演:莫雅瑄 撰稿:宋雯 摄像:潘亮军 刘忠堂 后期制作/AI制作:潘亮军 蔡玉江 李宁 宣发:王皓 支持:甘肃台 天水融媒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甘肃总站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联合制作出品#如意甘肃山河共秀 #踏黄河旅游寻如意甘肃 #2025出发去甘肃
00:00 / 03: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8
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5: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6: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