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04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2
#古典文学 #这就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 中国人对红色的喜爱,深入骨髓,见到红色便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喜庆、欢乐、吉祥与如意。这种将色彩与吉凶紧密相连的心理,或许就深深植根于婚服文化之中。 明代,女子出嫁时的标准婚服是“真红对襟大袖衫 + 凤冠霞帔”。这种婚服穿越了漫长的岁月,直至当下,依旧是国人心目中最具隆重的婚礼着装。(大红且繁复的花色能够为新娘增添红润的面色,而对襟大袖衫的设计则巧妙地遮藏了新娘的身材,让那些对自身身材不够自信的女子也能自信地面对众人的目光。) 唐宋时期,中国人的审美引领了整个世界的时尚潮流。英国学者威尔斯曾感慨地说:“当西方人的心灵被神学紧紧束缚,陷入蒙昧与黑暗之时,中国人的思想却如同一扇敞开的大门,兼收并蓄,充满着对未知的探索精神。” 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最富庶、最文明的地方,而唐服融合了大半个世界的文化精髓。 那时候,如果有时装周的话,不在巴黎,不在米兰,而是在长安。长安女娘的着装风格无疑成为了引领时代潮流的风向标。 人们常说“红配绿,赛狗屁”,可是在唐代,新郎与新娘的服装搭配便是“红男绿女”。 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研究,唐代正式确立了“新郎穿绯红色礼服、新娘着青绿色嫁衣”的婚服。礼仪制度新郎服饰为绛纱圆领公服(绯红色),象征尊贵与热烈;新娘服饰为青质深衣或钗钿礼服(青绿色系),寓意生机与高雅,部分采用金银丝绣工艺突显华贵。 绯红色为唐代官员公服颜色,平民男子婚服虽用红色但禁用纹饰;新娘青绿色嫁衣则与命妇礼服制度相呼应。 这种色彩搭配巧妙地融合了先前的庄重神圣与后世的热烈喜庆 ,正是“红绿搭配,幸福一对”。 到了晚唐时期,宫廷命妇的礼服在花钗大袖襦裙或连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了钗钿礼服。穿着这种礼服时,女子会在头发上簪满金翠花钿,因此它也被称为“钿钗礼衣”。这种礼服层层叠叠,外面再套上一层宽大的广袖上衣。据说,日本著名的古代宫廷和服“十二单”便是由此款礼服演变而来。
00:00 / 04: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
00:00 / 07: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7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1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