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
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小提琴制作工艺流程:面板背板篇2 今天我们继续讲小提琴的面板与背板制作: 一、基准线绘制与定位: 1️⃣轮廓线定义(基于样板线为基准向外扩展) 外轮廓线 = 样板线向外 5mm(最终切割线) 侧板厚度线 = 样板线向外 1.2mm(侧板粘合位置) 外边缘线 = 侧板厚度线再向外 2.5mm(装饰性边缘) 加工余量 = 外边缘线外预留 1.3mm(后续精细修整用) 2️⃣厚度与弧度标记 板厚基准线:从面板/背板平面向上统一画 5mm 的厚度线(四周加工目标) 弧高线:面板中央弧高 16mm,背板中央弧高 15mm ⚠️警戒线圈:在中央区域画出警示范围,避免过度切削。 二、粗加工阶段: 1️⃣四周厚度加工:用铲刀或刨子将面板/背板四周铲削至5mm厚度线,保持过渡平顺。 ⚠️注意:琴角、肩钮部位暂不处理,保持原始厚度。 2️⃣弧面初步成型:从边缘向中央刨削,逐步将弧高刨至16mm(面板)/15mm(背板)的标记线。使用弧度模板检查,确保弧面流畅无凹陷。 三、精细铣边与修整: 1️⃣分阶段铣边: 第一遍铣边:整体铣至 4.6mm 厚度(保留安全余量)。 第二遍铣边:仅将边缘区域铣薄至 4mm,但琴角、肩钮保持4.6mm不变(增强结构强度)。 2️⃣过渡处理: 铣边后产生的台阶状过渡,用大号铲刀平缓铲除,使厚度变化自然。 检查边缘与弧面的衔接是否平滑,避免突兀棱角。 四、质量检查与合琴准备: 1️⃣关键尺寸验证: 用游标卡尺测量琴角、肩钮厚度(确保严格保持4.6mm)。 检查弧高是否符合16mm/15mm标准,使用游标卡尺校对。 下一阶段:完成侧板框制作后,即可进入合琴工序。 #晓阳制琴#小提琴制作#小提琴#制琴师#手工制琴
00:00 / 08: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6
小提琴制作工艺流程:开线槽篇 今天我们讲小提琴制作工艺的随边与开线槽: 💗随边制作流程: 1️⃣基准线绘制: 1、使用铅笔头在面板、背板边缘精确标出: - 随边线(距侧板外缘2.5mm) - 关键定位点:中线上下各10mm处标记点,琴角外伸定位点 2、用软尺连接各点,画出角向钱 2️⃣边缘修整: 1、工具使用顺序: a. 尖刀初步修型 b. 小平刨精细加工 c. 砂棒最终抛光 2、琴角处理技巧: - 预留额外余量(约1.5mm) - 最后单独修整确保过渡自然 💗线槽开制工艺: 1️⃣准备工作: 选用专用线槽铣刀(直径1.2mm) 固定工件确保绝对稳定 2️⃣铣槽操作要点: 下刀时保持刀具垂直 进刀速度均匀 3️⃣精修处理: 专用线槽修整刀清理槽内木宵 琴角等复杂区域改用:刻刀 💗质量检验标准: 随边轮廓流畅无凹凸 线槽深浅一致(用探针检测) 琴角部位过渡自然: 无工具痕迹 无纤维撕裂 整体对称度误差≤0.2mm 💗安全操作规范: ⚠️ 必须佩戴3倍放大镜进行操作 ⚠️ 铣削时工件必须双重固定 ⚠️ 每加工20分钟需检查刀具锋利度 ⚠️ 保持工作台照明≥1000lux 💗大师心得:随边的流畅度决定琴的边缘视觉,而线槽的精准度直接影响镶线质量。每个0.1mm的误差,都会在后期放大显现。 建议练习:先用废料板练习角向线修整,掌握工具手感后再进行正式制作。 #晓阳制琴 #制琴师 #小提琴 #小提琴制作 #手工制琴
00:00 / 04: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9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9
00:00 / 03: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