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5
藏传佛教五大宗派! 藏传佛教,五大宗派: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噶当派和格鲁派。 一、宁玛派:古老传承的守护者 宁玛派,意为“古旧”,是藏传佛教中最古老的宗派,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8世纪。这一宗派的创立与印度高僧莲花生大士密切相关,他被认为是宁玛派的奠基者。宁玛派重视密咒的传承和修行,坚守古老的教义和实践,注重个人的修行和体悟。宁玛派的修行法门以“大圆满法”为核心,该法主张“体性本净,自性顿成,大悲周遍”。修习的关键在于消业净习,即可契证本性,圆满佛事。宁玛派僧侣们常佩戴红色僧帽,因此也被称为“红教”。 二、萨迦派:学术与实修的并重 萨迦派,藏语意为“灰白土”,因主寺萨迦寺建寺所在地呈灰白色而得名。该派于11世纪由昆氏家族创立,注重文献学习和教理研究,同时强调学术研究和实修并重。其教义结合了显宗和密宗教义,形成了独特的修行体系。这一宗派在历史上曾有过强大的政治势力,如著名的“萨迦五祖”时期。萨迦派的寺院围墙涂有象征文殊、观音、金刚手等诸佛的本尊像,故又称“花教”。 三、噶举派:实修与传承的典范 噶举派,意为“教授传承”,是藏传佛教中重视口耳相传教义的宗派。这一宗派起源于11世纪,由玛尔巴·罗祖和其弟子米拉日巴传承。噶举派强调禅定和密法修持,重视上师传承和口传心授。在修行方法上,噶举派注重实修,通过坐禅、念咒等方式,努力实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噶举派以“大手印”为主要修行法,强调内心的觉醒和智慧的开启。噶举派僧人按印度教的传统穿白色僧衣,故又被称为“白教”。 四、噶当派:显密并修的践行者 噶当派,意为“佛的言教”,创建于11世纪,由古格时期从印度迎请过来的著名佛教大师阿底峡奠基。这一宗派以修习显宗为主,主张先显后密,注重佛的教诲对凡人接受佛教道理的指导作用。噶当派还注重修持规范化,对藏传佛教其他各派都有重大影响。然而,随着格鲁派的兴起,原属噶当派的寺院逐渐转为格鲁派,噶当派在藏区逐渐隐灭。 五、 格鲁派:戒律与学问的并重 格鲁派,藏语意为“善律”,是藏传佛教中形成最晚的一个教派,由宗教改革家宗喀巴大师于14世纪创立。这一宗派强调戒律和出家生活,注重学问和修持的结合。宗喀巴大师对佛教教义进行系统化整理,提倡严守戒律,积极推进西藏佛教改革。格鲁派在修行上采取“止观双运”的修行方法,止观兼重,强调先显后密的修习次第和显密兼修。格鲁派僧人戴黄色僧帽,故又称“黄教”。
00:00 / 03: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67
00:00 / 04: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0
国清寺:被严重低估的宝藏寺庙 这是一个不收门票、餐费2块、茶水免费的5A级景区;是传奇电影《少林寺》很多镜头的取景地;是济公和尚出家的地方;是“和合二仙”故事的诞生地;是中国佛教第一个宗派——天台宗——的祖庭,同时还是日本天台宗的祖庭。这是哪里呢?这就是被称为国内最“傻”的5A级景点——国清寺。 2024年10月份,我们前往台州拜访了国清寺,第一天去的时候是下午,游客很多,虽然也逛了近两个小时,但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弥勒殿、雨花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观音殿以及隋代的梅花,感觉时间还是远远不够。于是,第二天一早7点钟,我们又第二次来到了国清寺,重新仔仔细细地去看了伽蓝殿、罗汉堂、文物室以及旁边的隋塔等等,算是补足了头一天的遗憾。 让我印象最深的,一是文物室里109件当年从北京“借来”的文物,生动再现了中日佛教的交流历史;第二,是罗汉堂的500尊罗汉,和其他寺庙的500罗汉相比,这500个罗汉的体态、表情非常生活化、现代化,有相当多的罗汉具有表情包的潜力,我相信,多年以后,当历史学家再次看到这批罗汉的时候,一定会认为它们就是当下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是佛像中国化、世俗化的生动见证。 基于国清寺悠久的历史以及它对中国佛教、和合文化的贡献,国清寺在中国文旅版图中的地位显然是被低估了,本期视频,我们对国清寺内容的挖掘,不及其全貌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这个风景清幽的古刹,期待着大家的亲自探访。 #国清寺 #台州 #天台山 #台州美食 #国清讲寺
00:00 / 18: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30
00:00 / 03: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3
00:00 / 03: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
00:00 / 00: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19
00:00 / 07: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0
00:00 / 0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3
文殊院(中)文殊院内的参观内容 成都文殊院。它是中国长江上下游四大禅林之首(其他为镇江金山寺、扬州高旻寺、宁波天童寺),也是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佛教界和成都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以下是关于成都文殊院的详细介绍: 核心信息 1. 名称: 成都文殊院 2. 性质: 佛教寺庙(禅宗寺院) 3. 宗派: 禅宗临济宗 4. 地位: 全国重点佛教寺院之一。 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禅宗四大丛林(道场)之一。 5. 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文殊院街66号。 6. 开放时间: 通常为 08:00 - 17:00 (具体节假日或法会期间可能有调整,建议出行前再次确认)。 7. 门票: 免费开放 (但可能需要凭有效身份证件在入口处登记或预约,具体规定请以寺院最新公告为准)。 历史与特色 悠久历史: 始建于隋朝大业年间(公元605-617年),初名“信相寺”。历经兴废,在明末毁于战火。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由慈笃海月禅师主持重建。传说慈笃禅师圆寂火化时,出现红色火光在空中凝结成文殊菩萨像,久久不散,因此信众认为他是文殊菩萨的化身,遂改寺名为“文殊院”。 康熙御赐: 康熙皇帝曾亲笔题写“空林”匾额赐予文殊院,故文殊院又有“空林堂”之称。 建筑格局: 寺院坐北朝南,占地广阔,建筑古朴典雅,气势恢宏。采用严谨的中轴线对称布局,沿中轴线依次建有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宝殿、说法堂、藏经楼五重殿宇。两厢有钟鼓楼、斋堂、廊房等建筑。 珍贵文物: 文殊院内珍藏有大量珍贵文物,是名副其实的“宝物”: 玄奘法师顶骨舍利: 镇寺之宝,全世界仅存几块,极其珍贵。 发绣观音: 用人的头发绣制的观音像,技艺精湛。 缅甸玉佛: 来自缅甸的珍贵玉佛像。 千佛袈裟: 工艺繁复精美。 舌血经书: 僧人用舌血抄写的经书,体现了虔诚。 贝叶经: 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古老佛经。 各类佛像、碑刻、书画: 包括康熙、乾隆皇帝御赐手迹,以及众多名家作品。 宗教与文化中心: 是四川地区重要的佛教活动中心,常年有讲经、禅修、法会等活动。 #四川#成都#文殊院#文殊院打卡#文殊院祈福
00:00 / 15: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3: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9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