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2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093
00:00 / 02: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8: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9
沉浸空间:展览与光影如何融合运营 爱普生光影研究院白名昼老师以“展览与光影的融合运营”为主题,结合自身在数字艺术与展览策划领域的长期实践,探讨了光影艺术在当代文化展览中的价值与趋势。他首先抛出“展览与光影为什么要融合”这一核心问题,带领观众一起思考“融合的根因”。 他认为融合不仅是审美形式的叠加,更是文化传播方式的必然演化。传统画廊或艺术馆的展览作为艺术展示的主要形态,拥有无可替代的优势:首先,它以真实的实体空间为基础,为观众提供了面对面感知艺术的机会;其次,经典作品如《思想者》或世界名画等具备极强的IP号召力与文化延展性,能够催生丰富的文创衍生体系;对于专业观众而言,原作现场所带来的“不可复制的真实性”仍是研究与审美的重要依托。同时,传统展览的局限性还在于不能满足当下人们对社交和传播的需求。因此,文物或艺术品的运输和保护难度大、展示陈列内容复用困难、展览周期短暂且传播支点匮乏,在定价与收益方面更是受限,难以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型,展览与光影的融合成为大势所趋。 作为爱普生光影艺术的研究者,白名昼老师有着多年项目实战的经验。他认为,光影空间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传播性、可复制性与叙事性。光影艺术以数字技术为支撑,通过沉浸式投影、空间映射和场景营造,为观众提供更具分享欲的视觉体验,极易在新媒体环境中形成话题效应。目前国内一线城市的光影展票价区间普遍在100至200元之间,优质项目可超过200元,且布展周期短、复制效率高,在商业运营层面具有明显优势。但他也直言,这一领域正遭遇“劣币驱逐良币”的困境,大量同质化项目造成审美疲劳与价格内卷,导致光影艺术的创新空间被压缩。因此,从运营者的角度来看,他提出行业发展的未来关键在于“虚实融合”的展览形态,即通过光影与实体展陈的互补,实现文化内核与审美形式的双重激活。 #数字艺术 #TAB论坛 #中数艺 #多觉共生 #798艺术节
00:00 / 03: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5: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