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大一的时候我没什么特别的感觉,正常跟着大家去上课下课,但我有空喜欢去图书馆看书,关于文学关于成功企业家的自传,前前后后读过平凡的世界,白鹿原,一句顶一万句,王阳明,曾国藩,俞敏洪的,曹德旺的,等等等等,读书让我的心净下来,大二开始为了考研的目标开始规划并行动,我知道自己的本科学校没什么优势只能多参加竞赛提升自己在考研复试当中的竞争力,期间我参加了数学竞赛,数学建模,英语竞赛,光电,还有电赛等等,但是大二这一年我基本没有拿到什么特别有含金量的奖,我继续备考四六级计算机二级,大二通过了英语四级给了我一点鼓舞,短暂开心了两天,到大三的时候感觉迎来了至暗时刻,我把重心全放在了考研学习竞赛,明明知道自己是班里最优秀最努力的那个但是奖学金,入党所有的一切该属于我的东西统统跟我没有任何关系,我知道抱怨没有用,我继续坚定自己的想法,直到数学建模竞赛省特等奖给我带来了一束光,比赛结果是下午6点那样子出来的,仍然记得那个晚上我躺在宿舍的床上激动的一夜未眠,后面发生的数学竞赛省二等奖,省一等奖,光电省一等奖,在我心里已经波澜不惊了,记得也是大三吧,我知道奖学金可能仍然跟我没有任何关系,我将所有的时间精力全部投入到了考研的学习,我早出晚归,暑假留校,中间我也无数次怀疑自己,我真的可以吗,我是不是有点高估自己了,临近考试我的心态也来到了谷底,但是我不想改变我的目标,与其上一个普通学校的研究生不如让我不上,我继续努力着,在考试前的半个月,我开始起的更早,回的更晚,尤其是考试的那两天,几乎两天两夜没怎么休息。直到考试结束,我去自习室拿书,我知道我终于可以休息了。我大概的四年学习生涯就是这样度过的里面有学习有读书有竞赛有四六级也有旅行。四年的本科生涯我很满意,希望大家也能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有目标我们的前方就不黑暗💗 对了,本科毕业的时候我是班上唯一一个考上研究生的,也是学院里面唯二考上211的,我的意思,我们要明白什么东西是真正有用的什么东西是没有用的在我们为目标努力的时候。希望大家都有一个好的结果。#校园 #成长之路 #考研 #梦开始的地方 #抖音推广
00:00 / 02: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3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54
中学生,不必多读书 不断地有家长问我,孩子读中学了,应该读哪些书? 我们提供了一部分书目,而且,书目还在继续制作和完善中。但是我知道,书目是没有意义的。对于小学生来讲,多读书非常重要,但对中学生来讲,重点不是多读书,况且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对于中学生来讲,重点是什么? 重点不是多,而是透。 比如说,把核心经典读透,把某个主题穿透。每一次穿透一本书或一个主题,都会拓展自己的经验世界,带来全新的洞见,这也是自我的深化与拓展。这样的穿越是辛苦的,但也是令人兴奋的。 有了这样的穿透,青春才是有光的,有魂的。枯燥的日常生活,才拥有了不一样的意义。并且,再学习教材,也会带来一定层面的降维打击。而且,这样的穿透,不只是为学习教材的,更重要的,是为人生的。 我们回想一下,一个人一生的成就,往往跟青春期所能抵达的高度或深度相关。如果让这种兴奋引导着自己在书海中漫游,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大量阅读,这就是极端有益的。相反,只是把大量的书堆给孩子,以为阅读了以后就会自动地变得丰富、深邃,这是不可能的。 而要把经典穿透,把主题穿透,极少数孩子,可以靠天赋、热爱,或者某种机遇,大多数孩子,则需要成人的引导。而这样的成人,实在是不多。 作为教师,最好的方式,是自己精透几部经典,理解一些常见主题,让孩子感受到经典的魅力,思维的魅力,以及精神世界的崇高伟大,孩子才可能主动拿起书,持续地探索。这样的老师,堪称导师。#家长必读 #孩子教育
00:00 / 02: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2
00:00 / 0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